服务热线
探究 | 活动一:干燥剂是否变质? | 活动二:脱氧剂是否变质? |
进行实验 | (1)取少量干燥剂样品于小烧杯内,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触摸外壁感觉到发烫,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2)用pH试纸测得步骤(1)的滤液pH=11 (3)向步骤(1)的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且产生气泡,得到溶液M。 |
(1)取适量脱氧剂样品于烧杯内,加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观察到 黑色滤渣中混有少量红棕色固体。 (2)向步骤(1)的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红棕色固体消失,溶 液底部有黑色固体。 |
实验结论 | 该干燥剂样品中含有CaO、Ca(OH)2、CaCO3,说明干燥剂部分变质了。 | 该脱氧剂 变质。(填“没有”、“部分”或“完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 猜想三成立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Ⅰ.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试管外壁有热感 | 含有 CaO |
Ⅱ.向步骤Ⅰ加水后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含有Ca(OH)2 |
Ⅲ.向进行完步骤Ⅱ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产生气泡 | 含有CaCO3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 气泡 产生 |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有 白色沉淀 生成 | 猜想 成立 |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 上层清液变红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猜想二不成立 | |
②向①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2~3滴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成立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猜想三成立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①: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触摸烧杯外壁 | 固体部分溶解,且 。 | 该碱石灰中含CaO与NaOH中至少一种 |
步骤②:取步骤①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溶液仍为红色 | 该碱石灰中一定含 。 |
步骤③:将步骤①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 | 该碱石灰中含CaCO3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步骤1:将试管A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E中 | 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 |
步骤2:过滤,得到滤液 | |
步骤3: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 | 无明显放热现象 | 不含CaO和NaOH |
步骤2: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一定有CaCO3 |
步骤3:从步骤2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一定含有Na2CO3 |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
方案 | ![]() |
![]() |
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 白色沉淀 |
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①: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触摸烧杯外壁 | 固体部分溶解,且 。 | 该碱石灰中含CaO与NaOH中至少一种 |
步骤②:取步骤①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溶液仍为红色 | 该碱石灰中一定含 。 |
步骤③:将步骤①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 | 该碱石灰中含CaCO3 |
方案 | ![]() |
![]() |
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
白色沉淀
|
结论 | 清液有氢氧化钠 | 清液有碳酸钠 |
dyczhxyn
2023-06-20
初中化学 | | 实验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