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答案]
(1)Fe+2AgNO3=Fe(NO3)2+2Ag。
(2)Al(NO3)3。
(3)【作出猜想】
银、铜、铁、铝。
【进行实验】
稀盐酸。
【作出判断】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反思与应用】
氯化亚铁溶液。
[解析]
解:(1)试管①中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故答案为:Fe+2AgNO3=Fe(NO3)2+2Ag。
(2)过滤后得到的无色滤液B中含有的物质是H2O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铝。
故答案为:Al(NO3)3。
(3)【作出猜想】
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Ⅰ:银、铜;
猜想Ⅱ:银、铜、铁;
猜想Ⅲ:银、铜、铁、铝。
故答案为:银、铜、铁、铝。
【进行实验】
样品 |
加入试剂 |
现象 |
第一份样品 |
足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
第二份样品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现象b |
故答案为:稀盐酸。
【作出判断】
如果猜想Ⅲ成立,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现象b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反思与应用】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采用的试剂为氯化亚铁溶液,是因为氯化亚铁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铁。
故答案为:氯化亚铁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