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答案]
(1)2HCl+Ba(OH)2=BaCl2+2H2O;
(2)是;
(3)BaCl2、NaCl、HCl;
(4)足量;
(5)有沉淀,有气泡产生;
(6)增大。
[解析]
解:(1)试管①中反应为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Ba(OH)2=BaCl2+2H2O;
(2)试管①中反应为:2HCl+Ba(OH)2=BaCl2+2H2O,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体现了酸的通性,试管②中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其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酸的通性;
(3)第1小组废液缸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无沉淀,有气泡产生,说明试管②中碳酸钠过量,试管①中稀盐酸过量,混合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且碳酸钠完全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钡没有发生反应,故无白色沉淀生成,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说明反应后盐酸过量,故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BaCl2、NaCl、HCl;
(4)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则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足量,如果盐酸不足,则碳酸钠过量,混合后,Na2CO3能与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或Na2CO3能与①中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5)如果试管①中稀盐酸过量,试管②中碳酸钠过量,混合后,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反应后,Na2CO3过量,Na2CO3会继续与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还会出现的现象是:有沉淀、有气泡产生;
(6)由以上分析知,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是:BaCl2、NaCl、HCl,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BaCl2再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AB段是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该阶段,盐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
故答案为:
(1)2HCl+Ba(OH)2=BaCl2+2H2O;
(2)是;
(3)BaCl2、NaCl、HCl;
(4)足量;
(5)有沉淀,有气泡产生;
(6)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