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B.
精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探究CO2与水能否发生成应
D.
探究反应物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 |
![]() |
![]() |
![]() |
![]() |
现象 | 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水中白磷未燃烧 |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炸裂 | 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空气中的小木条无明显变化 | 木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
选项 | A.只能证明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B.可能是集气瓶底未放水,高温物质溅落到集气瓶瓶底 | 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 D.木炭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CO2能和水反应 | 将集满CO2的试管倒扣水中 |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C | 除去MgSO4溶液中少量Na2SO4杂质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D | 分离铁和硝酸银的固体混合物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用碳酸钠和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U型管中的现象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 C.区分软水与硬水 | D.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A.A
C.B
B.C
D.D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
塑料瓶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a>b
D.
通过观察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
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D.
验证锌、铜、银的活动性
实验目的 |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 B.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C.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实验装置 | ![]() |
![]() |
![]() |
![]() |
现象或评价 | 换为燃着的木条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 气球变大,说明MnO2的催化作用 | 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管气体能燃烧 | 40℃的烧杯中品红扩散更快 |
A.A
B.B
C.C
D.D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A.“白薯蔓”是可燃物
B.“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与空气充分接触
C.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吹气”主要目的是降低温度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的快慢 |
B |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
C | 鉴别NaOH、BaCl2、(NH4)2SO4三种浓溶液 |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
D |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
A.A
B.B
C.C
D.D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将硬水软化 | 加明矾,静置后过滤 |
B |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
C | 硝酸钾中含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 | 降温结晶法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A.A
B.B
C.C
D.D
dyczhxyn
2023-03-30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