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60分 命题人:dyczhx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粗米”到“得酒”发生了缓慢氧化
B.“曲”在酿酒过程中可起催化作用
C.“酒”的主要成分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D.“酒”中的乙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A.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即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没有变质
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
D.t0℃时,某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溶剂有溶质析出,可推测剩余溶液一定为该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A.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
B.NaOH溶液的作用是检验CO2
C.可用熟石灰吸收尾气
D.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立即夹紧弹簧夹K1、K2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的快慢 |
B |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
C | 鉴别NaOH、BaCl2、(NH4)2SO4三种浓溶液 |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
D |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
A.A
B.B
C.C
D.D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Mg2+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碳酸镁和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物质 | NaOH溶液 | NaCl溶液 | K2CO3溶液 | Ba(NO3)2溶液 |
能否反应 | 能 | 不能 | 能 | 能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产生白色沉淀 |
组号 | 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用pH试纸测定实验前后溶液的pH | pH由1变至9 | 能反应 |
②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不能反应 |
③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溶液 | ? | 能反应 |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dyczhxyn
2024-04-29
初中化学 | 模考 | 难度:2.33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