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答案]
(1)增加溶剂;
(2)≥;
(3)①③;
(4)①⑤②⑦。
[解析]
解:(1)使A的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
(2)现有t2℃的B的溶液100g,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若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如果一开始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此时析出B的质量为3g,如果一开始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此时析出B的质量大于3g,故此时析出B的质量≥3g;
(3)①降温至t1℃,由图可知,t1℃时,溶解度:B>A=C,故①说法错误;
②t3℃时,溶解度:A>B>C,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含有溶质多,含有溶剂少,所以溶质质量:A>B>C,溶剂质量:A<B<C,降温后,溶剂质量不变,故溶剂质量:C>B>A,故②说法正确;
③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A、B的溶解度都减小,都有溶质析出,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故A析出的晶体多,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C无晶体析出,故溶液质量:C>B>A,故③说法错误;
④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A、B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故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溶质质量分数:B>A>C,故④说法正确。
(4)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含少量B的A固体,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实验步骤为:取一定量的水将固体溶解;加热蒸发至溶液接近饱和;充分冷却后过滤;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并烘干。
故答案为:(1)增加溶剂;
(2)≥;
(3)①③;
(4)①⑤②⑦。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属于"必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