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4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师大附中初中化学模考模拟

2024年陕西省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试卷总分:60分    命题人:dyczhx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18小题共18分)
1. (本题1分) 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2. (本题1分)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液氧、煤的干馏得到焦炭

B.天然气燃烧、用汽油洗去油污

C.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将铜和锌熔成合金

3. (本题1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S>N>Al>Mg

B.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Zn>Cu

C.质子数:S>C>N>O

D.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CO2>O2>N2

4.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氯化锆的化学式可能为ZrCl2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5. (本题1分) 下列有关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点燃
2Fe2O3?化合反应

B.甲烷完全燃烧:CH4+2O2

点燃
CO2+2H2O?氧化反应

C.工业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分解反应

D.工业上利用CO冶炼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3CO

高温
2Fe+3CO2?置换反应

6. (本题1分)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H2SO4O⑤Ca2+⑦H2O2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7. (本题1分)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生铁、氯化亚铁、铁粉

B.不锈钢、水、空气

C.氧化铜、碘酒、水银

D.冰水混合物、食盐水、氢气

8. (本题1分)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关于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德优题库
倾倒过氧化氢溶液
B.德优题库
氧气验满
C.德优题库
回收二氧化锰
D.德优题库
收集氧气
9. (本题1分)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微粒观:保持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镁原子

B.守恒观:4g氢气和36g氧气反应,生成40g水

C.变化观: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10. (本题1分) 艾草中含有丰富的矢车菊黄素,有平喘镇咳,缓解风寒感冒的效果,其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矢车菊黄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由18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C.矢车菊黄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中含有8个氢分子

11. (本题1分)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

B.推理: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析: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归纳: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

12. (本题1分) 鉴别、除杂是化学实验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
C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
D 鉴别CO和CO2 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3. (本题1分)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质量/g 未知 40 6 16

A.物质Z一定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反应过程中Y、Q的质量比为5:2

D.物质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 (本题1分)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以金(Au)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德优题库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金和二氧化钛的质量及性质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22

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没有增减

D.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15. (本题1分) 德优题库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创新实验,内层小试管和外层大试管底部分别放有用石蕊溶液染过色的滤纸片,内层小试管壁上有一小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燥滤纸片不变色,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B.通入CO2后润湿的滤纸片由红色变紫色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

D.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

16.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所示,室温下,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了两支试管甲和乙,试管甲和乙分别盛放的是KNO3饱和溶液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石灰水。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观察到变浑浊的现象(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OH固体前,石灰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入NaOH固体后,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D.实验后,将甲、乙试管中溶液倒一起,硝酸钾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17. (本题1分) 氯化铵(NH4Cl)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肥料。80℃时,取50gNH4Cl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甲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甲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甲

C.丙溶液中不含NH4Cl

D.操作X的名称为“过滤”

18. (本题1分)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德优题库

A.向一定质量的硝酸亚铁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B.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D.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

二、填空题(5小题共25分)
19. (本题5分) 化学与人类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西安地铁发展迅速,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钢材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KNO3+3C+S═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3)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着许多古代名人字画,用墨汁所作的书画能保存至今的原因是        
(4)陕西有许多美食,例如:肉夹馍、凉皮、柿饼等,这些食物被端上桌后香味扑面而来,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0. (本题4分)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2)德优题库表示的微粒所形成的离子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氯化钠是由        构成。
21. (本题5分) 现有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A的化学式为        
(2)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E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编号①-⑤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编号)。
22. (本题7分) 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德优题库
(1)操作1是        ,固体A的成分        
(2)滤液1和滤液2中溶质相同,该溶质是        (填化学式)。
(3)若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入锌粉的量不足,则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 (本题4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B(填“>”或“<”)。
(2)10℃时将3g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的是A物质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5gB物质配制成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0℃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②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
③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共12分)
24. (本题5分)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德优题库
(1)仪器X的名称是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图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气体从        导管(填“b”或“c”)进入。
25. (本题7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Ni)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已知:硫酸镍(化学式NiSO4)能溶于水。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
【提出猜想】
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1)猜想一:Zn>Ni>Cu;猜想二:Zn>Cu>Ni;猜想三:       
【进行实验】
(2)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镍片分别插入两支试管中。 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镍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物质,另一支试管无明显变化。 猜想        正确。镍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实验二:兴趣小组向装有镍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镍片表面有气泡生成。兴趣小组根据此现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
德优题库
(3)步骤①中得到的A是        ,写出步骤①中有镍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1小题共5分)
26. (本题5分) 小丽同学为了测定黄铜样品(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第一次加入15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        
A.锌有剩余
B.盐酸有剩余
C.恰好完全反应
D.无法判断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仅填写结果)。
(3)若将反应后的滤液a加入31.1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4年陕西省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猜想与事实验证,
  • 查看
  • 2
  • 空气分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查看
  • 3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查看
  • 4
  •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位置之间的相互推断,
  • 查看
  • 5
  • 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查看
  • 6
  •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查看
  • 7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 查看
  • 8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查看
  • 9
  •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查看
  • 10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 查看
  • 11
  •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 查看
  • 12
  •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
  • 查看
  • 13
  • 反应类型的判定,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 查看
  • 14
  •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 查看
  • 15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查看
  • 16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查看
  • 17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 查看
  • 18
  • 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催化剂参与的图像问题,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查看
  • 19
  • 碳的稳定性及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 查看
  • 20
  •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查看
  • 21
  •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查看
  • 22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查看
  • 23
  •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查看
  • 24
  •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 查看
  • 25
  •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 查看
  • 26
  •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4年陕西省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猜想与事实验证,
  • 查看
  • 2
  • 空气分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查看
  • 3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查看
  • 4
  •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位置之间的相互推断,
  • 查看
  • 5
  • 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查看
  • 6
  •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查看
  • 7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 查看
  • 8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查看
  • 9
  •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查看
  • 10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 查看
  • 11
  •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 查看
  • 12
  •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
  • 查看
  • 13
  • 反应类型的判定,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 查看
  • 14
  •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 查看
  • 15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查看
  • 16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查看
  • 17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 查看
  • 18
  • 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催化剂参与的图像问题,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查看
  • 19
  • 碳的稳定性及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 查看
  • 20
  •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查看
  • 21
  •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查看
  • 22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查看
  • 23
  •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查看
  • 24
  •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 查看
  • 25
  •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 查看
  • 26
  •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