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10307. (2017•莲湖区•九上期末) 德优题库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金属镁是一种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点燃
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由此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写一点)
(2)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O3
小花认为可能是Mg (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小赵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镁条在空气中反应生成物一定含       (填化学式下同),这种生成物可能除了与空气中的水、氧气有关,还与       有关.
共享时间:2017-02-23 难度:5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解:(1)二氧化碳和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金属镁失火时不能用CO2灭火或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CO2来灭火等故答案为:置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金属镁失火时不能用CO2灭火或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CO2来灭火
(2)因为氧化镁是白色的而“外衣”是灰黑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由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而Mg(OH)2中不含碳元素;Mg2(OH)2CO3;CO2
故答案为:因为氧化镁是白色的而“外衣”是灰黑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由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而Mg(OH)2中不含碳元素Mg2(OH)2CO3;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89537. (2014•西工大附中•四模)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       (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       
共享时间:2014-04-23 难度:4 相似度:0.9
189222. (2016•师大附中•三模) 近几年餐饮行业经常使用一种“固体酒精”,替代相对不够安全的液体酒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研究.德优题库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CO2,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①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据上述信息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方案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结论 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溶液中有碳酸钠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图探究.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共享时间:2016-04-07 难度:5 相似度:0.73
188630. (2019•滨河中学•三模) 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
德优题库
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①       种。
【分析讨论】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②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是⑤       (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⑥       (填离子符号)。
共享时间:2019-04-07 难度:2 相似度:0.7
185757. (2025•西咸新区•二模) 德优题库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表达交流】实验中,触摸试管外壁,都有发热现象,除此外,试管A中还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继续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全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现象可知倾倒前试管A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     猜想三:CaCl2、MgCl2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三支试管中,设计了三种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他们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向试管中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向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你认为上述        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丁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uCl2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MgCl2溶液呈弱酸性。
【反思拓展】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序号)。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5-03-30 难度:2 相似度:0.7
185775. (2025•西工大附中•七模) 甲、乙两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中离子各三种。

【实验】
(1)小红同学测得甲厂溶液呈酸性且有硝酸根离子,则乙厂溶液中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发现问题】
(2)小明同学发现,两厂排出的废水在c处有白色沉淀产生,取出c处溶液,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于是小组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思考:则白色沉淀一定是                  (填化学式);c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提出清想】小明同学对c溶液溶质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3)猜想一:碳酸钠 硝酸钠 猜想二:碳酸钠 硝酸钠          
【设计实验】
(4)取c处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猜想二正确。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                     (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实验反思】小刚同学认为c处溶液呈碱性,应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排放。
共享时间:2025-05-20 难度:2 相似度:0.7
188748. (2018•高新一中•八模) 为了制取 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小林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德优题库
(1)仪器a的名称是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 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硫酸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2 相似度:0.7
189357. (2016•西工大附中•八模) 为了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A.只含有KOH               B.只含有KOH、KCl             C.含有KOH、KCl和K2CO3
D.含有KOH、KCl、K2CO3和CaCl2           E.含有       (写出一种合理的猜想)
【讨论】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有: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猜想C.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猜想C正确
【反思交流】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还可以使用与CaCl2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       溶液,通过生成白色沉淀可判断出该溶液为K2CO3溶液.
【拓展与迁移】农业上KCl和K2CO3均可用作钾肥,钾肥可增强某些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而复合肥有多元肥效,请写出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复合肥的化学式       
共享时间:2016-06-17 难度:3 相似度:0.53
22011. (2019•西工大附中•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清想:
猜想一:R>Fe>Cu;猜想二:       ;猜想三:Fe>Cu>R,
[实验探究]同学们根据实验药品和仪器、分别用下列两种方案完成探究实验,
方案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       (选填“能”或“不能”)燃烧 金属活动性:       
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放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金属活动性:
Fe>Cu
打打磨好的R丝、铁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选填“快”或“慢”)铜丝表面       气泡。 金属活动性:
R>Fe>Cu
【表达交流】写出铁丝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结论】同种实验方案都得出猜想       正确。
【归纳总结】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       是否反应。
【拓展应用】利用下列五组试剂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原理上分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Cu、ZnSO4溶液、Ag
②稀硫酸、Zn、Cu、AgNO3溶液
③Ag、Zn、CuSO4溶液
④Zn、Cu、Ag、稀硫酸
⑤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共享时间:2019-12-12 难度:4 相似度:0.53
188926. (2018•师大附中•二模)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滤液和滤渣成分可能是什么?
【猜想假设】下表是同学们提出的五种可能性假设:
猜想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AgNO3,Cu(NO32,Fe(NO32 Ag
Cu(NO32,Fe(NO32 Ag、Fe
Cu(NO32,Fe(NO32 Ag、Cu
Fe(NO32 Ag、Cu
Fe(NO32 Ag、Cu、Fe
(1)老师指出根据滤液成分,有一处滤渣成分分分析有误,应该是猜想       的滤渣。
(2)以上五种猜想中,猜想       (填序号)所用的Fe粉最多。
【实验探究】分别取少量滤液和滤渣于试管中,向其滴加稀盐酸。
滤液 滤渣
加入稀盐酸后现象 未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       
结论 猜想       不成立 猜想⑤成立
【实验结论】滤渣中含有Fe,猜想⑤成立
【交流讨论】整个实验过程中涉及了多个置换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应用】为看验证Ag、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老师准备了铜片,还需两种盐溶液即可,分别为       溶液,       溶液。
共享时间:2018-03-26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793. (2018•爱知中学•二模)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为了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作出猜想】猜想一是CaCl2:,猜想二是CaCl2和HCl,猜想三是CaCl2和CaCO3你认为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设计实验。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为了进一步确认溶液里的溶质,甲、乙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 乙同学
步骤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变色现象
结论 废液中有HCl 废液中无HCl
【讨论交流】小组同学经过分析两位同学的实验,一直认为他们的实验设计都有错误,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甲同学的实验是错的,该反应方程式是       。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       
(3)【继续研究】丙同学根据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铁粉,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
(4)【拓展应用】若想要处理废液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你选择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填字母),反应完成后过滤。
A.碳酸钙粉末    B.氢氧化钠固体  C.熟石灰  D.生石灰
共享时间:2018-03-22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763. (2018•高新一中•三模)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德优题库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雅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       ;可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       
(2)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共享时间:2018-04-08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749. (2018•高新一中•八模) 德优题库为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宇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得到了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实验过程中,小宇取了 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探究过程】
①取a、b、c 处溶液少量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粒,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其中溶质为       
②为进一步确定b、c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 b、c 处溶液少量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滴加CuCl2溶液。
        该样品为 b 处溶液。
        该样品为 c 处溶液。
【反思评价】
①经过同学们讨论,代替上述实验中CuCl2溶液的试剂还可以选用       
A.碳酸钠溶液   B.氧化铜    C.CO2 D.FeCl3溶液
②通过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734. (2018•铁一中学•二模)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1)请指出上述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改正后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3)如图E装置,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少量水后,盖紧瓶塞振荡,观察到瓶子变瘪,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共享时间:2018-03-23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975. (2017•师大附中•二模)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共享时间:2017-03-24 难度:3 相似度:0.53
188705. (2018•铁一中学•一模) 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老师取出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B,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       
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溶液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于是,小敏和小琴同学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二】
德优题库
【讨论交流】(1)小敏认为溶液A是稀盐酸,但小琴不认同小敏的结论。她认为小敏实验中的白色沉淀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2)请写出小琴试验中冒出气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当小琴向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得出:未知溶液A是       
【反思拓展】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       除去。
共享时间:2018-03-05 难度:3 相似度:0.53

zki@dyw.com

2017-02-23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实验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