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试卷总分:120分 命题人:dyczhx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放入漏斗时边缘要稍低于漏斗边缘
C.过滤完成后滤液仍然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即可
D.该装置能将食盐和沙子进行分离
A.碘酒溶液中,碘酒是溶质,水是溶剂
B.在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可以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饱和
C.相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D.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A.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共有3种分子
B.变化Ⅰ和变化Ⅱ中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上述变化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分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A.水结成冰后停止流动一一分子停止运动
B.甘蔗甜,苦瓜苦一一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1000L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40L钢瓶中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体积很小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发光,则有发光现象出现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但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25 |
溶液的质量/g | 55 | 60 | 65 | 67 | 67 |
A.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C.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D.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5g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4)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 夹持试管,加热 | 铜片变黑 |
猜想错 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
(5)实验二:取一支20mL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 ①取下胶塞前:铜片不变色②取下胶塞后: | 的猜想正确 |
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 |
质量 | 500g |
溶质质量分数 | 40% |
使用方法 | 浸泡、喷雾、熏蒸等方法,用水稀释后使用 |
密封、避光、避热、不可与可溶物混合存放、防猛烈撞击 |
ty@dyw.com
2021-11-23
初中化学 | 考试 | 难度:2.21
下载试卷 | 收藏 |
平行组卷 | 细目重组 |
试卷分析 | 加入白板 |
加卷篮 | 更多功能 |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