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30分)
1.
(本题1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上下班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2.
(本题1分)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节约资源
B.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是一种金属
3.
(本题1分)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5.
(本题1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量的0.03%
B.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
D.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6.
(本题1分)
下列变化或生活中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金属生锈
C.食物腐烂
D.水结成冰
7.
(本题1分)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酒精用作燃料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③O2用于医疗急救④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8.
(本题1分)
小花同学用量筒量取8mL水,仰视读数,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
9.
(本题1分)
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
B.向右盘中加砝码
|
C.移动游码
|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
10.
(本题1分)
小明初学化学,下面是他笔记中的一些内容,相关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①2个钠离子:2Na1+②2个氢原子:H2③3个氨气分子:3NH3④氯元素:CL⑤2个铝离子:2Al+3
11.
(本题1分)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12.
(本题1分)
含氟牙膏中的氟是指氟_____;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____( )
A.元素、元素
B.元素、分子
C.原子、元素
D.原子、分子
13.
(本题1分)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图乙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和“〇”
14.
(本题1分)
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分子构成相同
C.H2O2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
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15.
(本题1分)
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 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6.
(本题1分)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镓原子与镓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一个Ga3+有34个电子
17.
(本题1分)
下列关于H2O2、O2、SiO2三种物质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
B.都含有氧
|
C.都只有两个氧原子
|
D.都含一个氧分子
|
18.
(本题1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
④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9.
(本题1分)
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丙中有一张每隔1cm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敞口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上而下依次变红
④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冰水中,则不能得出结论
20.
(本题1分)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生成黑体固体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1.
(本题1分)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空气、氮气和氧气--带火星木条
D.空气和呼出气体--澄清石灰水
22.
(本题1分)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连接仪器,组装装置
B.实验②,加热固体氯酸钾
C.实验③,验证分子运动
D.实验④,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3.
(本题1分)
已知Am+和B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A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B原子的电子数为( )
A.x-m-n
B.x+m+n
C.x+m-n
D.x-m+n
24.
(本题1分)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的体积为20mL,玻璃管两端分别连接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和瘪气球、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而且使铜粉充分消耗氧气
B.该实验可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C.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约为注射器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如果停止加热后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则测定的气体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25.
(本题1分)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6.
(本题1分)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B.常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铜,金刚石
C.常见的含有氧分子的物质:空气、二氧化碳
D.常见的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镁
27.
(本题1分)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分子间隙发生了改变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④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⑤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28.
(本题1分)
已知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克,R的相对原子原量为n,则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
29.
(本题1分)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30.
(本题1分)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从图中可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④反应前框内体系的物质属于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