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答案]
【作出猜想】Na2CO3;
【实验探究】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1)Na2CO3和Ca(OH)2;
(2)BaCl2、NaCl和NaOH;
【反思交流】不正确;
【迁移应用】bc.
[解析]
解:【作出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未说明变质的程度,上述过程的五种物质都可能含有,所以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样品溶于水,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但题目中描述无明显的放热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静置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可能是原来样品中本来就含有的碳酸钙,也有可能是样品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来的,所以晓聪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准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步骤二:依据碳酸钠溶液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过滤后所得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此时溶液中不可能有氢氧化钙,因为碳酸钠有剩余),又因为原固体混合物中没有NaOH,所以应该是C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了NaOH,因此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Ca(OH)2;
【解释与结论】(1)根据以上步骤一和步骤二探究分析可知: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化学式是:Na2CO3和Ca(OH)2;
(2)步骤二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而步骤一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又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其上层清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三种溶质: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反思交流】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上层清液中有氯化钡,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溶液后,二者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也会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迁移应用】碱石灰呈碱性,不能干燥酸性气体,上述所给气体中,一氧化碳是中性气体,不与酸碱反应;氯化氢、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要与碱性物质反应;氨气为碱性气体,要与 酸性物质反应,则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是一氧化碳和氨气,故选:bc。
故答案为:
【作出猜想】Na2CO3;
【实验探究】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1)Na2CO3和Ca(OH)2;
(2)BaCl2、NaCl和NaOH;
【反思交流】不正确;
【迁移应用】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