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B.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
C.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3.
(本题2分)
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氯、碳、钙、铜
|
B.氢、汞、铁、银
|
C.钠、镁、氧、氮
|
D.锰、硫、锌、钡
|
4.
(本题2分)
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放热
|
B.电灯泡通电发热
|
C.食物变质会放热
|
D.呼吸作用会放热
|
5.
(本题2分)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消毒剂。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6.
(本题2分)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属于金属元素
B.铝的核电荷数为13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碳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7.
(本题2分)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
A.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B.蔗糖水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夏天钢轨间间隔变小--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D.氧化汞受热产生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变
8.
(本题2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B.填充探空气球只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
C.通电时,霓虹灯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D.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9.
(本题2分)
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2个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氧分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
(本题2分)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3H;②Al3+;③
;④3NaCl
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分子
B.②中数字“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D.④表示3个氯化钠分子
11.
(本题2分)
2019年4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1个HeH+( )
A.只有1个原子核
|
B.共有2个质子
|
C.相对质量为5
|
D.共有3个电子
|
12.
(本题2分)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