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消失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每对中的一个
C.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
C.杂交、自交、测交、杂交 | D.自交、测交、自交、杂交 |
A.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 B.雌配子:雄配子=3:1 |
C.雄配子:雌配子=1:1 | D.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 |
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D,小球代表d
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
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
D.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
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A.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能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AABBCcDdEE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D.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A.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现假说→归纳综合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归纳综合、验证假说→观察实验、总结规律
D.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A.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从多对到一对进行分析
B.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D.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得出的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C.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条,DNA分子8个,染色体4条
D.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1和2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B.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都会发生DNA数目减半
C.一个女性产生的两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完全相同
D.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前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血型 |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基因型 | IAIB、IAi | IBIB、IBi | IAIB | ii |
A. 1 2 |
B. 1 3 |
C. 3 4 |
D. 1 4 |
A.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0、92、23条
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A.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某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B.蝗虫精母细胞、桃花的雌蕊是观察减数分裂的好材料
C.在一个观察到联会现象的视野中不一定能观察到着丝粒分裂的细胞
D.用大蒜根尖制成装片,不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体局部交换遗传物质
D.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
类型 | 黄粒半无叶型 | 黄粒普通型 | 绿粒半无叶型 | 绿粒普通型 |
数目 | 413 | 1 251 | 141 | 421 |
dygzswyn
2022-04-19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18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