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位于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位于拟核处的分子DNA呈环状
D.“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A.若Ⅳ代表蛋白质,Ⅶ代表糖类和核酸,则Ⅵ代表脂质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Ⅳ
C.鲜种子晒干后失去的化合物是Ⅲ
D.Ⅴ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离不开Na+、Cl-、HC
B.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2+参与血浆蛋白的组成
C.食物中缺碘可能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应适量食用加碘食物
D.神经细胞内、外的Na+和K+浓度的稳定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兴奋性
A.在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可以转化成糖类
B.第6~10天蓖麻种子的干重减少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关
C.前6天蓖麻种子的干重增加,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D.实验第10天后如果提供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即可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显著增加
溶液 | 溶质的 元素组成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溶质的 基本单位 |
甲 | C、H、O | ① | 砖红色 | 葡萄糖 |
乙 | C、H、O、N等 | 双缩脲试剂 | ② | ③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C.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B.A0和A1空间结构的差异是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的直接原因
C.检测A1活性时可先将A1与底物混合,再置于高温环境中
D.热稳定性高的T4溶菌酶(A1)是一种直接制造出的新蛋白质,需要进行功能的鉴定
A.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氨基
B.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8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A.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5
C.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3种tRNA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6
A.锌指蛋白F1、F2、F3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锌指蛋白与DNA-RNA序列结合,可以调控翻译过程
C.Fok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作用于DNA后,直接切开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锌指核酸酶有望应用于基因治疗和药物设计等领域
A.X为N、P元素,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绿藻细胞内单体结构d的种类有8种,蓝细菌细胞中d的种类有4种
C.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所有种类的e,而植物细胞一般可以合成所有种类的e
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A.结构①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
B.结构②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结构③仅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A.当细胞内缺少内质网膜时,自噬过程仍能发生
B.巨自噬和微自噬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D.细胞自噬能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A.刺丝泡可看作是一种能起到防御作用的细胞器
B.刺丝泡中的蛋白质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C.与溶酶体相似,刺丝泡的形成源于高尔基体
D.受刺激向外射出刺丝泡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反射过程
A.分泌蛋白是以囊泡包裹的形式离开高尔基体的
B.动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或细胞核
C.细胞发生图示自噬现象时,利于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自噬溶酶体的形成离不开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 |||||||
柑橘 | 红桃 | 黑豆 | 黄豆 | 花生种子 | 大米 | 苹果 | 血红蛋白 |
dygzswyn
2024-10-20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76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