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hx2019 考试时长:120分钟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B.氮气用作保护气 |
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 D.石墨用作电极 |
A.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B.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
C.多开私家车出行
D.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A.5mL水和5mL稀盐酸混合后得到体积为10mL的液体
B.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C.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D.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能过点燃的方法把CO转化为CO2
A.硒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C.硒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黄铜属于合金,它的硬度比铜小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A.2个氧原子:O2 | B.氧离子:O2- |
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D.氧化镁:MgO2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X的活动性比Cu强
C.金属X可能是铝
D.该反应前后X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C.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D.若该实验测得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A.白藜芦醇中含有臭氧分子
B.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是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A.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和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
C.滤渣中只含银 |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铁和银 |
A.性质与用途 | B事实与解释 |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
①端午时节棕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氮气能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 |
C.物质与分类 | D.安全常识 |
①冰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②氧气和臭氧混合后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
①夜间发现家里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一-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磁铁吸引 |
B | 氯化亚铁溶液 | 氯化铜溶液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氧化铜 | 碳粉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操作 | ![]() |
![]() |
![]()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 活动性顺序 |
片刻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Fe>Al,Fe>Cu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有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操作 | ![]() |
![]()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现象 | Al>Fe>Cu |
dyhx2019
2021-03-02
初中化学 | 考试 | 难度:3.55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