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Al>Fe>Cu;
(2)2Al+6HCl=2AlCl3+3H2↑;
(3)甲;
(4)1;
(5)Zn2+、Fe2+;
(6)Cu、Fe、Al。
[解析]
解:(1)由实验现象:铁丝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铝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丝表面不产生气泡,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Fe>Cu。故答案为:Al>Fe>Cu;
(2)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3)乙中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现象,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丙中铝丝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有黑色物质析出的现象,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由乙和丙就可以得出三者活动顺序Al>Fe>Cu,故甲可以省略。故答案为:甲;
(4)取出甲试管中的铝丝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内溶液质量就会减少1g。故答案为:1;
(5)将反应一段时间后的乙试管中的溶液取出,根据图像变化可知此时溶液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加入锌粉,锌的活动顺序大于铁和铜,所以锌可以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而b点处锌先和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亚铁剩余,此时溶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故此时溶液中有Zn2+、Fe2+。故答案为:Zn2+、Fe2+;
(6)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先插入铜片无现象,插入铁片,铁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中再伸入铝片时,不产生气泡因为硫酸消耗完了,但是铝的活动性比铁强,铝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铁,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答案为:Cu、Fe、Al。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