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答案]
(1)引流;
(2)CaCl2、HCl;
(3)Na2CO3+Ca(OH)2=2NaOH+CaCO3↓;
(4)2。
[解析]
解:(1)实验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过滤操作中,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着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使液体能顺利通过滤纸进行过滤,防止液体洒出漏斗,同时避免液体流速过快冲破滤纸,保证过滤操作的顺利进行。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说明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稀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钙(CaCl2)以及过量的氯化氢(HCl)。
(3)步骤①加少量水无明显放热现象,继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柯柯认为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悦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如果原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它们会发生反应Na2CO3+Ca(OH)2=2NaOH+CaCO3↓,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所以不能仅根据该现象就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4)由步骤①加少量水无明显放热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没有NaOH(因为NaOH溶于水会放热);由步骤②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碳酸盐(可能是Ca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者都有);由步骤③加过量Ca(NO3)2溶液有白色固体甲生成,进一步证明(Ca(NO3)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由步骤④通入CO2有白色固体甲生成,说明溶液A中有NaOH和Na2CO3;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
所以这包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情况有:
情况一:CaCO3、Ca(OH)2、Na2CO3;情况二:Ca(OH)2、Na2CO3。
故答案为:
(1)引流;
(2)CaCl2、HCl;
(3)Na2CO3+Ca(OH)2=2NaOH+CaCO3↓;
(4)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