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小题共15分)
1.
(本题1分)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
(本题1分)
下列关于空气资源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氮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
B.空气中的氮气用途广泛,例如:食品防腐、液氮超导实验车
C.空气按质量分数划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
D.空气中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
(本题1分)
某同学给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内液体超过了容积的三分之一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
⑥试管夹距管口小于三分之一
A.全部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⑥
5.
(本题1分)
汉语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或寓言的本意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
C.吹毛求疵
D.割袍断义
6.
(本题1分)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7.
(本题1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盛有20mL澄清石灰水的量筒中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C.实验没说明用量时: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8.
(本题1分)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9.
(本题1分)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关系
10.
(本题1分)
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
|
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
|
C.用“84”消毒液消毒
|
D.室内燃烧艾条
|
11.
(本题1分)
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
B.氮氧化物
|
C.硫氧化物
|
D.可吸入颗粒物
|
12.
(本题1分)
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 )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
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
C.燃烧时冒出白烟
|
D.燃烧生成物是白色固体
|
13.
(本题1分)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
B.糖水、水银
C.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D.铜、液态氮
14.
(本题1分)
两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3g(1g以下用游码)药品,他们在放好10g砝码,并把游码调到0.3g后。一同学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他此时应该?另一同学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是( )
A.增加药品10.3g
|
B.增加药品9.7g
|
C.减少药品10.3g
|
D.减少药品9.7g
|
15.
(本题1分)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