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2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五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遗传上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①②③④都有细胞壁,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①④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
D.①③是原核生物,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编号 | 化合物 | 实验检测 | 组成单位 | 主要功能 |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
A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红色 | 脂肪酸、甘油 | 储存能量 |
B | 糖原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葡萄糖 | 提供能量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氨基酸 | 承担生命活动 |
D | 淀粉 | 碘液 | 蓝色 | 葡萄糖 | 结构物质 |
A.A
B.B
C.C
D.D
A.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B.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C.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D.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A.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所以不能口服
B.蛋白质与图2的双缩脲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而组织液和淋巴几乎不含有
D.植物体缺镁会使该植物的光补偿点升高,光饱和点降低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D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和RNA的复制
C.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
D.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的参与,合成核酸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A.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用来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至少需要破坏两层生物膜
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有利于研究其功能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其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
C.图c中的孔道是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
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图a
A.2是一种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
B.2与核膜直接相连,其上附着有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
C.RNA通过核孔的运输特点与主动运输有相似之处
D.基因A表达过程中需要的RNA聚合酶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运入细胞核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A.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丁
B.图1说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磷脂双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和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
C.由图1和图2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D.图1中某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①所示某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可发生在线粒体中
C.硝化细菌内[H]与O2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酒精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A.合理密植不仅可以保证植物充分利用光能,还能避免叶面积过密导致CO2供应不足
B.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使植物根系充分利用叶肉细胞制造的氧气
C.松土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但过度松土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D.在同一块地里轮流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有所不同,这与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A.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个体间可自由交配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乳酸毒害
C.豌豆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D.成熟季节,豌豆种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有机物导致干重明显增加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
B.图2中温度在a时酶分子空间结构遭到破坏,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含量的下降
D.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言,造成图4中cd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A.间作套种时,甲可能生长在乙的叶荫下
B.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C.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两植物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都将增加
D.当光照强度为Z时,甲、乙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之比为4:3
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血糖的相对含量”
C.图③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
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A.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D.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3→14C2H5OH
A.DNA和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C.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A.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
B.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
C.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图示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引起的变异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C.若A、a基因位于果蝇的1号染色体上,则甲极一定有两个A基因
D.图示细胞中两条2号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体现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
A.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已发生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
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形成的原因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精子的种类及比例 | 对相应情况的分析 | |
A | AB:ab=2:2 | 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B | AB:Ab:aB:ab=1:1:1:1 | 一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C | AaB:b=2:2 | 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AB:aB:ab=1:1:2 | 一定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
A.A
B.B
C.C
D.D
A.细胞1中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不同
B.造血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属于未分化的细胞
C.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属于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D.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减少
A.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裸小鼠,裸小鼠无肿瘤产生
B.PLCE1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癌细胞的DNA复制
C.在无致癌因子作用的情况下,动物细胞不能发生细胞癌变
D.实验组裸小鼠体内部分癌细胞死亡与其细胞免疫有关
A.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为纯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杂合子,白玉米为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为纯合子,黄玉米为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A.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相同量的葡萄糖时产生的CO2量之比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
C.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D.种群中基因型个体AA:Aa:aa=1:1:1,且aa不育,自由交配后代AA和aa之比
亲代表现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子代表现型 | 双亲全为有耳垂 | 双亲中只有一方有耳垂 | 双亲全为无耳垂 |
有耳垂 | 120 | 120 | 0 |
无耳垂 | 74 | 98 | 216 |
A.据右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C.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
A.控制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6种
C.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C+Ch与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l:1
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
C.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各有3种
D.第Ⅲ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
A.mmNN、MMnn
B.mmNn和mmNN、Mmnn和MMnn
C.mmNn、Mmnn
D.不能确定
dygzswyn
2021-10-22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2.07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