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B.人体肌细胞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CO2之比
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由交配3次后,F3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
D.一个15N标记了全部DNA分子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后,仅含14N的DNA数与含15N的DNA数之比
A.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
B.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
C.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
A.“杂种”“纯合子”描述的是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或基因型
B.“高茎”“矮茎”是株高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或表现型
C.①过程遵循分离定律
D.图中的“1:1”只可指F1的表现型比,不可指基因型之比
A.若自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Aa:aa=2:1,则可能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
B.若自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AA:Aa=1:2,则可能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
C.若自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Aa:aa=1:1,则可能是含A的花粉致死
D.若自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AA:Aa=1:1,则可能是含a的花粉有50%致死
A.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B.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C.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B.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该次繁殖子代数量可能不足,偏离了正常的性状分离比
B.若子代足够多,则可能是亲本产生的A雌配子或A雄配子致死
C.若子代足够多,则F1的绿茎和白茎自由交配,后代绿茎:白茎=7:9
D.若子代足够多,则选亲本绿茎和F1白茎正反交,可判断F1分离比产生的原因
亲代表现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子代表现型 | 双亲全为有耳垂 | 双亲中只有一方有耳垂 | 双亲全为无耳垂 |
有耳垂 | 120 | 120 | 0 |
无耳垂 | 74 | 98 | 216 |
A.据右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C.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
dygzswyn
2021-10-22
高中生物 | 高三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