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血浆蛋白的合成过程
B.氧气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利用
C.血浆中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D.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为RNA
A.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组成成分都相似
B.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
C.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A.脑脊液不属于内环境的范畴
B.脑脊液中含有激素和糖原等物质
C.健康人脑脊液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D.长时间深度思考,脑脊液的pH会明显升高
A.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B.基因表达的稳态、心脏活动的稳态均是细胞水平的稳态
C.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A.该患者若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则肺部组织液增加
B.胃液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而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
C.人体的胃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胃液
D.内环境中缓冲对的调节能缓解胃液酸性增强产生的不适
A.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B.感觉性记忆 第二级记忆
C.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D.第一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A.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B.脑卒中患者由于血管阻塞,引起大脑某区损伤,可能导致躯体运动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
A.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独立的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
B.成年人能够有意识排尿证明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
C.自主神经系统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系
D.针刺手指保持不缩回不能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A.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
B.C处代表突触,兴奋的传递会消耗ATP
C.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D.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兴奋将无法传递到D处
A.服用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增多
B.吸食毒品会使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C.图中结构③通常在细胞表面,不具有特异性
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会出现焦虑、失望、抑郁等情绪
A.若将离体的神经纤维放在Na+浓度高于正常组织液的溶液中,图甲的c点将降低
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②、⑨
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刻细胞膜外侧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
D.ce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斯他林和贝利斯利用盐酸和小肠黏膜提取液静脉注射,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
C.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
D.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体现“减法原理”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A.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B.血浆内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C.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D.激素发挥作用后即失活,所以体液调节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
A.体温升高时,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
B.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应给中暑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高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可能会使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生理指标 | 测定值 | 正常值 |
腋下体温(℃) | 38.9 | 36.0~37.4 |
白细胞计数(L-1) | 13.5×109 | (4~10)×109 |
血钠浓度(mmol•L-1) | 180 | 140~160 |
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血钠浓度升高,可能与腹泻脱水有关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胃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C.T细胞和B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
A.细胞②为B细胞,细胞③为T细胞
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
C.细胞④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阶段Ⅳ、Ⅴ都需细胞因子的激活才能发生
A.图中的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①包括甲状腺激素,其作用方式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C.②和③不一定都是神经递质
D.④是细胞因子,均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由于失血过多,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D.由于皮肤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导致酶的数量降低
A.肺细胞膜表面含有能被新冠病毒识别的特定蛋白质
B.痊愈后的患者体内仍存在能识别该病毒的浆细胞
C.可利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研发新冠疫苗
D.新冠肺炎已痊愈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
A.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CD47是实现免疫自稳功能的分子基础
C.若调节蛋白表达量增加,有助于机体清除肿瘤细胞
D.若用CD47抗体治疗肿瘤,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A.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B.抗体Y2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C.抗体Y3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转化能力减弱
D.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三种糖尿病都是自身免疫病,③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治疗目的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B.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参与该过程的有浆细胞等
C.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相对于健康人,桥本氏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高
A.在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不能经过脱水缩合生成生长素
B.抑制胚芽鞘的细胞呼吸,生长素的运输速率会下降
C.在太空中将植物横放,生长素既不能极性运输也不能横向运输
D.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吲哚丁酸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A.若d点表示植物茎向光侧浓度,则a可表示茎背光侧浓度
B.若该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在ce之间
C.给植物其他器官施加e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时,植物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
D.ef段曲线的变化不能用于解释横放植物根的向地生长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发挥了协同作用
刺激持续时间/min | IAA分布(%) | 抑制生长物质分布(%) | 弯曲度 | ||
向光一侧 | 背光一侧 | 向光一侧 | 背光一侧 | ||
0 | 49.9 | 50.1 | 51.5 | 48.5 | 0° |
30-45 | 50.1 | 49.9 | 66.5 | 33.5 | 15.5° |
60-80 | 49.8 | 50.2 | 59.5 | 40.5 | 34.5° |
A.植物体内色氨酸转化为生长素后定向运输至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由表可知,随着单侧光刺激持续时间延长,背光侧抑制生长物质分解增加
C.据表可知,下胚轴向光生长可能是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进行横向运输引起的
D.据表可知,下胚轴向光生长是向光侧抑制生长物质抑制生长作用更强导致的
项目 | 甲组 | 乙组 | ||
注射 | 是否发病 | 注射 | 是否发病 | |
第一次实验 | 1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 否 | a | 否 |
第二次实验 | 1mL含ASFV制剂 | 是 | 1mL含ASFV制剂 | 是 |
dygzswyn
2023-10-29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42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