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3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高中生物考试期中高二上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33小题共66分)
1. (本题2分)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抗体、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在图中②~④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②

D.组织液回渗到血浆的成分,与血浆渗出到组织液的成分相同

2. (本题2分) 不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

C.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

3. (本题2分) 神经元细胞质膜两侧的电位差变化与Na+和K+的跨膜运输有关。当你的手被针刺到时,细胞质膜兴奋部位发生的变化是(  )

A.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

B.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

C.对K+和Na+的通透性同时增加

D.对K+和Na+的通透性同时降低

4. (本题2分) 膜蛋白在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能识别胰高血糖素的膜蛋白

B.新型冠状病毒能特异性识别肺部细胞膜上特定膜蛋白从而完成侵染

C.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水通道蛋白,可以帮助快速重吸收水分

D.多数神经递质可以识别突触后膜上的膜蛋白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引发兴奋或抑制

5. (本题2分) 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6. (本题2分)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需要消耗ATP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7. (本题2分) 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模式Ⅰ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

C.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兴奋由⑦传向⑨

D.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

8. (本题2分)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9. (本题2分) 导致如图ab和de段人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
德优题库

A.骨骼肌战栗和发热

B.骨骼肌战栗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10. (本题2分)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11. (本题2分) 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D.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12. (本题2分)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德优题库

A.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B.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

C.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

D.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13. (本题2分)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B.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8~10年的潜伏期

C.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

D.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14. (本题2分) 20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表彰他们在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助力核酸疫苗开发。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病毒基因片段(DNA或RNA)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产生特定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特定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接种DNA疫苗相比,接种RNA疫苗起效更快

B.提纯病毒相关抗原RNA,直接将其注入人体即可诱发免疫反应

C.接种RNA疫苗后再感染病毒,则体内的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D.接种DNA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是因为疫苗中的DNA能表达形成抗体

15. (本题2分) 如果某人胸腺发育不全,该患者将会出现的症状是(  )

A.造血干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B.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C.完全不能产生抗体

D.T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16. (本题2分)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D.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17. (本题2分)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促进侧芽生长
C.抑制向光性 D.抑制其开花结果
18. (本题2分) NA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能合成与NAA功能类似的植物激素

B.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NAA溶液浓度较大

C.正式实验前需要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D.预实验所使用的的NAA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大

19. (本题2分) 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相互协同

D.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20. (本题2分)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D.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1. (本题2分)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某湖泊每立方米水中鲫鱼的数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22. (本题2分) 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沿岸分布的某植物中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B.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密集的地块进行随机取样

C.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死亡会使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小

23. (本题2分) 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  )
德优题库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24. (本题2分) 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一般呈现“S”形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因素制约

D.K值是种群在该环境中最大数量

25. (本题2分) 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持续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可能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

B.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

C.持续高温作用,植物易失水萎蔫

D.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减少

26. (本题2分) 如果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则是(  )
A.CO2→乙醇→糖类 B.CO2→叶绿体→ATP
C.CO2→叶绿素→ADP D.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27. (本题2分) 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28. (本题2分) 我国北方的粳稻和南方的籼稻相比,bZIP73基因中有一个脱氧核苷酸不同,导致相应蛋白质中一个基酸的差异,从而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粳稻和籼稻中bZIP73基因差异是由染色体变异造成的

C.bZIP73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导致其指导的蛋白质功能改变

D.低温环境定向诱导粳稻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低温耐受性

29. (本题2分) 德优题库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B.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呈S形增长

C.第3年以前乌鸦种群呈J形增长

D.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30. (本题2分) 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再对两种类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GA含量低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

B.突变体拟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均比野生型低

C.GA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种子的萌发

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存在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

31.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若该器官为性腺,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C.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D.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2. (本题2分)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

B.戒烟后,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体重也随之下降

C.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定向运输到作用部位,作用于特定细胞

D.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33. (本题2分) 2023年10月29日,西安马拉松赛鸣枪开跑。赛程中,运动员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D.运动时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二、解答题(5小题共34分)
34. (本题6分) 德优题库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        
35. (本题10分) IgM和IgG是在抗原的作用下,淋巴细胞活化成浆细胞后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感染作用。图1为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图2为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清检测中IgM和IgG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图1中细胞①的作用是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细胞④的来源有        (填序号)。
(2)血清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抗体检测可作为感染诊断的重要标准,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的IgM和IgG,可区分“近期感染”或“既往感染”,结合图2分析,若某人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且目前已康复,对其进行核酸检测、IgM、IgG三种检测,结果显示        (用+或-表示,+表示阳性,-表示阴性),试分析出现上述IgM、IgG抗体检测结果的原因:       。在快速阻断病毒大面积传播上,       (填“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测”)检测更具优势。
36. (本题6分)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低强度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II、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相当于        (填“抗原”或“抗体”),巨噬细胞属于        (填“免疫细胞”或“淋巴细胞”)。
(2)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3)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        
37. (本题6分) 德优题库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GA的作用是        (答出两项即可)。
(2)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以拟南芥        (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        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        (填“增强”或“减弱”)。
(3)RGA是一种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降解可受GA调控,拟南芥幼苗的根尖细胞中存在该蛋白质。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调节根生长的作用机理是        
38. (本题6分)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如下。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组:20mL培养液;
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
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
D组:理想条件。
德优题库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        方法。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        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mL经稀释1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        个。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        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        (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本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2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3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 查看
  • 4
  •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5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6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 查看
  • 7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8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0
  • 激素的发现和研究实例,
  • 查看
  • 11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2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3
  • 艾滋病的传染与预防,
  • 查看
  • 1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16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17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18
  •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 查看
  • 19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20
  •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 查看
  • 21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22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23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24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5
  •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查看
  • 26
  •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
  • 查看
  • 27
  • 基因重组及意义,
  • 查看
  • 28
  • 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
  • 查看
  • 29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30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 查看
  • 31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2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3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34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查看
  • 3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36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7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查看
  • 38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2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3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 查看
  • 4
  •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5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6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 查看
  • 7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8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0
  • 激素的发现和研究实例,
  • 查看
  • 11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2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3
  • 艾滋病的传染与预防,
  • 查看
  • 1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16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17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18
  •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 查看
  • 19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20
  •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 查看
  • 21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22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23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24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5
  •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查看
  • 26
  •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
  • 查看
  • 27
  • 基因重组及意义,
  • 查看
  • 28
  • 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
  • 查看
  • 29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30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 查看
  • 31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2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3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34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查看
  • 3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36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37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查看
  • 38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