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4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安中学高中生物考试期中高二上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能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 (本题2分) 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肝匀浆的pH为7.35~7.45,其维持稳定主要与钠离子、氯离子有关

B.每组实验都进行自身对照,重复实验可增加实验信度

C.一般以滴数为纵坐标,pH变化为横坐标,绘制实验结果

D.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自来水组、背离缓冲液组

3. (本题2分) 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金。比赛中,他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听到指令入水属于条件反射,该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在游泳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肠胃活动受抑制

C.在等待指令时,运动员既兴奋又紧张,体内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D.运动员的躯体运动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4. (本题2分) 研究发现“哭泣”可以给情绪“降温”,泪腺的活动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副交感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泪腺构成了效应器

B.产生伤心情绪的实际部位是大脑皮层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积累消极情绪会产生抑郁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5. (本题2分)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会产生神经冲动。图1是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a点时膜电位的维持,与K+从细胞膜②侧扩移动到①侧有关

B.c点后,该刺激部位两侧的神经纤维上都能产生局部电流

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主动转运到②侧

D.d~e过程中,该神经纤维要消耗ATP

6.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基本是倒置的

B.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D.大脑皮层位于大脑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7. (本题2分) 生物科学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巴甫洛夫发现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他们把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腺萎缩后制成胰腺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结果狗的血糖下降,从而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8. (本题2分) 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家兔的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如下假说。假说1:发育出雄性器官需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假说2:发育出雌性器官需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下面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组可采用手术法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体现“减法原则”

B.需选择多个生殖系统分化之前的家兔胚胎作为实验材料

C.实验过程只需观察记录家兔外生殖器官的表现情况

D.若去除即将发育为睾丸的组织,发育出雌性器官,则假说1正确

9. (本题2分) 失温是夺走运动员生命的主要原因。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低于35℃。失温症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失温初期,机体通过体液调节,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

B.面色苍白往往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收缩所致,是减少散热的途径

C.失温会导致人体细胞中酶的活性下降,细胞呼吸速率减慢,产热减少

D.失温现象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0. (本题2分) 熬夜是不健康的作息习惯,不仅会使夜间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偏多,生长激素分泌偏少,还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C.长期熬夜会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并会增加患癌风险

D.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在血液中循环并粘附靶细胞

11. (本题2分)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RNA病毒,其入侵人体引起免疫系统瘫痪,患者常死于各种感染或肿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B.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故无法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C.AIDS患者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降低,肿瘤细胞不能及时被消除

D.研发抑制逆转录酶活性的药物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12. (本题2分) 发生流行性感冒(病原体为流感病毒)时,人体会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机体在初次感染过程中相关指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德优题库

A.病毒入侵后,机体释放出的干扰素可以刺激相关细胞及时作出反应

B.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较快,原因是其产生只需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C.患者第3天想要确定是否受该病毒感染,可通过检测相应抗体水平实现

D.当患者感染严重时,可服用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加以治疗

13. (本题2分)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是一种不受控制和功能失调的免疫反应,涉及淋巴细胞等的持续激活和扩增,它们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同时还会导致NO的大量释放,NO具有促进血管扩张的作用。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全身性炎症、人体肿胀、疼痛、发热甚至引发休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入侵人体,首先需要突破皮肤、黏膜等

B.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人体肿胀是因为炎症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C.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过敏反应

D.细胞因子风暴引发人体休克的直接原因可能是NO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14. (本题2分) 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宣布做出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与B细胞活化有关

C.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需要考虑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

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15. (本题2分) 德优题库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证明IAA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B.如果要探究I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做预实验

C.I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9~10-7mol•L-1之间

D.处理月季插条的IAA浓度不同,则插条上生根的数目一定不同

16. (本题2分) 激素是生命活动重要的调节物质。下列关于激素类似物或衍生物在实践中应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叙述是(  )

A.某些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可促进肌肉的生长,提高比赛成绩

B.桑叶适量喷洒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类似物,可推迟蚕作茧的时间,提高吐丝量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D.若遇到连续阴雨影响向日葵受粉,可通过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防止减产

17. (本题2分) 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春化作用有利于冬小麦避免在寒冷条件下开花后无法结实

B.光照能改变光敏色素的结构,进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平衡石细胞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D.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与光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18. (本题2分)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19. (本题2分) 德优题库生态学家通常用种群增长速率来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表示某群落内一个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及自然选择等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b时刻相比,该种群c时刻的种群数量少,种内竞争程度小

B.该种群在e时刻达到种群最大数量,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该种群在cd时间段内出现图示变化,可能与环境改变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大有关

D.该种群在ef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出现负增长,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0. (本题2分) 德优题库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再经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观察到一个中方格的菌体数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计数时,应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否则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B.为避免酵母菌增殖影响实验结果,滴加培养液后需立即计数

C.取样时滴管从静置的培养液底部吸取,会导致数据偏大

D.若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数与图7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4.5×108个•mL-1

21. (本题2分) 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另一方面,种群可通过自我调节使数量保持平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培养温度会影响草履虫的数量,温度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气候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C.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波动主要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D.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

22. (本题2分) 某林场工作人员在野外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影像,该工作人员猜测其为被放归的大熊猫。通过分析大熊猫粪便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该猜测得到了证实。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须彻底去除粪便中微生物的DNA后再检测,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B.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可用来调查该林场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C.该技术可通过调查大熊猫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D.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出生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23. (本题2分) 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行为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古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邺风•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C.《诗经•小雅•小宛》中提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螟蛉与蜾蠃两种生物之间的行为,这种种间关系实际上是捕食

D.“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杂种植,体现了两物种没有共同的生态位

24. (本题2分) 在中国悠久的淡水渔业养殖历史中,人们发明了高产低耗的“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图为夏季一个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与水层优势种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四大家鱼混养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B.应避免同时饲养青鱼和草鱼,否则会导致种间竞争过于激烈,产量降低

C.若多年后该池塘废弃,其优势种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池塘为人工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不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25. (本题2分) 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林下种植草菇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

B.板栗—茶树立体农业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桑树—生姜立体农业模式中桑树和生姜两种植物根系深浅搭配,可实现对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和无机盐的充分利用

D.立体农业模式的环境条件稳定,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都会呈现“J”型

26. (本题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取样地点 取样时间 动物种类及数量
蚂蚁 蚯蚓 蜈蚣
溪边土壤 上午10点 很少 较多 非常多
晚上10点 较多
山地土壤 上午10点 非常多 较少 较少
晚上10点 较多 很少

A.表1数据显示,该小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B.该实验只探究了土壤水分对土壤动物类群分布的影响

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暗、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27. (本题2分) 下列关于群落种类与其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数目少,群落结构简单

B.湿地——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C.草原——降雨均匀,植物叶片狭窄,动物奔跑能力强

D.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28. (本题2分) 2020年我国“深海勇士”号深潜器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所谓“一鲸落,万物生”,就是鲸死亡后沉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其演化分为四个阶段:鲨鱼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海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鲸骨腐烂产生硫化氢,硫细菌吸收CO2并利用氧化硫化氢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鲸落的形成演化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

B.鲸落是一种可以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的特殊生态系统

C.因为深海没有阳光,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不存在生产者

D.鲸骨礁岩上演化出充满生机的珊瑚礁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29. (本题2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宽阔壮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结构

B.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C.牛羊属于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

D.牛羊的粪便能为牧草提供养分和能量,促进牧草生长

30.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营养结构中有4个营养级

B.D表示的是兔子呼吸散失的能量

C.E是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C=D+E+F

D.兔子与狐所在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G
E
×100%

二、多选题(5小题共15分)
31. (本题3分) 德优题库毛囊底部的黑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能使正常生长的毛发保持黑色,黑素细胞由黑素干细胞分化而成,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压力过大而“早生华发”,压力导致白发产生的原理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细胞迁移的路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素干细胞的转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B.压力改变了黑素干细胞向表皮和毛囊的转移比例

C.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不同,前者能分泌神经递质支配相关细胞

D.保持轻松心态会对人的发色和肤色产生一定影响

32. (本题3分) 桥本氏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被破坏所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发的病症。从该病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甲状腺相应成分的自身抗体。表为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报告。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检验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游离甲状腺激素 0.75 ng/dL 0.8-1.7
促甲状腺激素(TSH) 7.47 mIU/L 0.3-3.6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140.60 IU//mL 5-100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47.90 IU//mL 1-16

A.TGAb和TPOAb值偏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

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与机体反馈调节有关

C.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

D.桥本氏甲减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

33. (本题3分) 德优题库布鲁氏杆菌会引起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布鲁氏杆菌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⑥既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继续增殖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⑦快速增殖分化并分泌②

D.细胞⑩可接触、裂解靶细胞,使病原体暴露出来

34. (本题3分) 德优题库某小组将同一酵母菌菌种分别接种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上培养,酵母菌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基于数据分析,有关本实验的结论或分析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种群数量在4h内均呈J形增长

B.酵母菌种群在不同转速下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用摇床培养能增加培养液的氧含量,提高酵母菌繁殖速率

D.培养8h后,三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均达到稳定

35. (本题3分)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植食性动物种群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

B.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简单

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容易被淘汰

三、解答题(3小题共25分)
36. (本题8分) 抑郁症是常见精神障碍类疾病。目前公认的抑郁症发病机制有两种假说。
德优题库
(1)假说一:以5-羟色胺缺乏为主的神经递质假说,如图1。5-羟色胺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使膜外的电位发生        的变化。发挥作用后,5-羟色胺被        回收进细胞。
(2)假说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过度激活假说。人脑受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增加,促进垂体分泌        ,最终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长期应激和压力会造成HPA轴持续激活,进而导致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        作用减弱,持续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使大脑海马体萎缩、神经元种类和数目降低。
(3)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相关激素水平,是因为激素具有        的特点。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        
(4)研究证明这两种机制存在相互作用,如图2。低浓度CRF(小鼠的CRH)激活R1受体,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GABA,GABA使突触后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高浓度CRF激活R2受体,使5-羟色胺能神经元兴奋。
(5)根据两种假说,下列哪些药物不能治疗抑郁症        
A.苯乙肼(5-HT水解酶抑制剂)
B.帕罗西汀(5-HT转运体抑制剂)
C.槟榔十三味丸(降低皮质醇的量)
D.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7. (本题9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以及手足口部位的皮疹和溃疡等。EV71和CVA16是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元凶,接种EV71疫苗和CVA16疫苗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实验人员分别以EV71、CVA16的病毒蛋白为原料研发了EV71疫苗、CVA16疫苗,以及EV71+CVA16双价疫苗。实验人员为探究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血清抗体种类 血清抗体含量
健康幼鼠+生理盐水
健康幼鼠+EV71疫苗 EV71抗体 较高
健康幼鼠+CVA16疫苗 CVA16抗体 较高
(1)疫苗是引起免疫反应的        ,将疫苗注射到健康幼鼠体内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        反应。该过程中B细胞在与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接触后仍需要第二个信号才能被激活,该信号为:       并与B细胞结合。
德优题库(2)据表3分析,丁组的实验处理是健康幼鼠+       。通过实验可知,EV71疫苗、CVA16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EV71疫苗对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却没有免疫效果,其原因是        
(3)若双价疫苗研发成功,则健康幼鼠体内可以检测到含量较高的        
(4)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        ,原因是        
38. (本题8分) 图1是草原上某种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图2是科学工作者连续20年对该草原的某种鸟类种群数量的调查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德优题库
(1)图1的某时刻,草原上迁入了野兔的某种天敌,该种天敌迁入的时间点最可能是        。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此时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2)不宜用样方法调查野兔种群数量的原因是野兔        。在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野兔种群数量时,捕获了30只野兔,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回原环境中,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个体,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该野兔种群数量为        只。图2中,该鸟类的种群数量在第        年最少。
(3)研究该草原某草本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        (至少写出2个)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若由于气候等条件适宜,这块草地演替成树林,植物类群由草本、灌木和乔木组成,它们形成的垂直结构的意义是        。这个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物种丰富度是指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
  • 查看
  • 3
  • 神经系统的结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4
  • 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脑的其他功能,
  • 查看
  • 5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 查看
  • 6
  • 人脑的其他功能,
  • 查看
  • 7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激素的发现和研究实例,
  • 查看
  • 8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0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细胞免疫,
  • 查看
  • 11
  • 艾滋病的传染与预防,
  • 查看
  • 12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3
  •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
  • 查看
  • 1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5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 查看
  • 16
  • 激素的应用和过度使用的危害,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 查看
  • 17
  •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 查看
  • 18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查看
  • 19
  •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0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21
  •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查看
  • 22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23
  • 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24
  • 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群落演替的类型,
  • 查看
  • 25
  • 群落的空间结构,立体农业,
  • 查看
  • 26
  •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查看
  • 27
  • 群落的主要类型,
  • 查看
  • 28
  • 群落演替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 查看
  • 29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 查看
  • 30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 查看
  • 31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32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33
  •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查看
  • 34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35
  • 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36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激素调节的特点,
  • 查看
  • 37
  • 体液免疫,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38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环境容纳量,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
  • 查看
  • 3
  • 神经系统的结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4
  • 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脑的其他功能,
  • 查看
  • 5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 查看
  • 6
  • 人脑的其他功能,
  • 查看
  • 7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激素的发现和研究实例,
  • 查看
  • 8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10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细胞免疫,
  • 查看
  • 11
  • 艾滋病的传染与预防,
  • 查看
  • 12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3
  •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
  • 查看
  • 1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15
  •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 查看
  • 16
  • 激素的应用和过度使用的危害,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 查看
  • 17
  •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 查看
  • 18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查看
  • 19
  •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0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21
  •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 查看
  • 22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23
  • 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24
  • 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群落演替的类型,
  • 查看
  • 25
  • 群落的空间结构,立体农业,
  • 查看
  • 26
  •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查看
  • 27
  • 群落的主要类型,
  • 查看
  • 28
  • 群落演替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 查看
  • 29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 查看
  • 30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 查看
  • 31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32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33
  •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查看
  • 34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35
  • 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36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激素调节的特点,
  • 查看
  • 37
  • 体液免疫,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38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环境容纳量,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