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调查期间(第1~8年)沙打旺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B.建立沙打旺种群数量的曲线变化的过程运用了建构模型法
C.阳光、温度、水分是影响沙打旺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D.第8年后,沙打旺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A.水分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我国防治蝗虫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化学和生物防治来降低蝗虫密度,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区
C.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D.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
A.青蛙、寄生虫都属于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
B.温度、水分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C.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只有密度制约因素才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美国白蛾卵的数量
B.因生态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始终呈“J”形增长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美国白蛾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
D.天敌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A.1.6万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即为野生朱鹮种群的生态位
B.鸣声识别统计种群数量的方法比标记重捕法具有更高干扰性
C.气候是影响朱鹮的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若朱鹮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dygzswyn
2024-11-22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