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取样地点 | 取样时间 | 动物种类及数量 | ||
蚂蚁 | 蚯蚓 | 蜈蚣 | ||
溪边土壤 | 上午10点 | 很少 | 较多 | 非常多 |
晚上10点 | 少 | 多 | 较多 | |
山地土壤 | 上午10点 | 非常多 | 较少 | 较少 |
晚上10点 | 较多 | 少 | 很少 |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采集的小动物物种数目统计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采用抽样检测法
B.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生态位仅指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
D.在坡地上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A.A装置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等习性进行采集
B.B装置在研究中通常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土壤小动物
C.该研究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D.利用昆虫的避光性等特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农田某昆虫的种群密度
选项 | 实验内容 | 相关描述 |
A | 统计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 调查对象为人群,发病率=患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
B |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C |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 调查对象为农田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该营养级同化总能量和上一营养级同化总能量的比值 |
D |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
A.A
B.B
C.C
D.D
dygzswyn
2024-11-22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