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图a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B.图b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C.图c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图d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A.
探究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探究烧碱吸水性
C.
探究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D.
探究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
![]() |
![]() |
![]() |
异常情况 |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体积之比不符合1:2 | 残留在瓶底的铁球放置一段时间后,附近出现红棕色物质 | A烧杯中溶液变红,B、C烧杯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解释 | 可能是氧气易溶于水 | 可能是熔化的铁球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铁锈 | A、B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放反了 | 石灰水可能已变质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 |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B | 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 | 取样,加水溶解,依次滴加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和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
C |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混合物 | 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A.
装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一定是红磷量不足
B.
装置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
装置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石灰水溶质质量增大,玻璃弯管左侧水面降低
D.
装置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H4NO3、NaOH、CuSO4固体 | 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 加过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
C | CaCO3固体混有少量CaO | 高温煅烧 |
D | 分离铁和硝酸银固体 | 加足量的水,过滤、滤渣洗涤、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A.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B.元素观:生铁和钢均含有铁元素、碳元素,因此性能完全相同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因此6g镁与6g氧气反应生成12g氧化镁
D.微粒观: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因此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鉴别NH4Cl溶液和NH4NO3溶液
D.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变化 | 结论 |
A |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 产生大量浮渣 | 井水为硬水 |
B |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 质量减少 |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C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NaOH溶液没有变质 |
D |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 黑色固体变红 | 无色气体一定为H2 |
ybw@dyw.com
2022-02-15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