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如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只属于结构层次中的①
B.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⑥
C.绿色开花植物无结构层次③
D.SARS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
(本题2分)
2020年我国多地出现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感染者多出现发热、乏力和干咳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器
B.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C.病毒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D.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3.
(本题2分)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必须含有的离子是( )
A.Mg2+
B.Fe2+
C.Zn+
D.Ca2+
4.
(本题2分)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其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 )
A.H、脂肪
B.O、水
C.C、蛋白质
D.C、水
5.
(本题2分)
小丽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会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6.
(本题2分)
根据表格检测的结果,被检测的物质含有的成分有( )
双缩脲 |
蓝色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A.蛋白质、还原性糖
B.蛋白质、脂肪
C.脂肪,还原性糖
D.蛋白质、淀粉
7.
(本题2分)
在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能证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是( )
A.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C.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8.
(本题2分)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9.
(本题2分)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
A.2 4 4
B.4 4 4
C.2 8 8
D.2 5 8
10.
(本题2分)
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现代社会提倡母乳喂养,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这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11.
(本题2分)
原生质层是指( )
A.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液泡中的细胞液
C.液泡膜和细胞壁之间的细胞质
D.由液泡的细胞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2.
(本题2分)
人体正常红细胞是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a<c<b
D.a<b<c
13.
(本题2分)
下列不符合原核生物特征的是( )
A.无染色体,有DNA
|
B.无细胞结构,无细胞膜
|
C.自养或异养
|
D.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14.
(本题2分)
如图是人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cd段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bc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15.
(本题2分)
HIV病毒,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三种生物体,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的种类依次是多少种( )
A.1,2,1
B.2,4,2
C.4,5,4
D.4,8,4
16.
(本题2分)
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 )
①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②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催化作用
⑤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⑥调节细胞代谢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17.
(本题2分)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质
18.
(本题2分)
如图所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哪一项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具有选择透过性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9.
(本题2分)
以下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
B.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同一物质
C.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同一物质
D.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
20.
(本题2分)
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 )
A.12、48
B.24、48
C.24、24
D.48、24
21.
(本题2分)
如图表示温度和酶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
A.在B点之前,酶的活性与温度成正比,之后成反比
B.当温度达到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
C.A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的适当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温度不同时,酶的活性一定不相同
22.
(本题2分)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C.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
23.
(本题2分)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中存在3个高能磷酸键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C.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D.ATP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24.
(本题2分)
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C、D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部分
B.CO2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⑤物质
C.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会升高
D.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④⑤中测到较高放射性
25.
(本题2分)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内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B内的呼吸作用强度
B.A细胞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过程
C.葡萄糖进入B细胞器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
D.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这是植物得以生长的物质基础
26.
(本题2分)
下列最容易表达细胞全能性的是( )
A.变形虫
|
B.噬菌体
|
C.棉花的愈伤组织
|
D.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
|
27.
(本题2分)
在培养人的成纤维细胞过程中,某同学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表明细胞正在( )
28.
(本题2分)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体数相同、DNA分子数不同
D.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2:2
29.
(本题2分)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 )
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
B.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
30.
(本题2分)
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固定→染色→漂洗→压片
D.选材→固定→染色→漂洗→解离→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