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1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C.“推断将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
D.F2出现3:1的分离比,原因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且均有两种类型
A.植株甲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
B.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C.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D.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A.禁止近亲结婚可预防所有类型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B.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
C.产前诊断可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
D.产前诊断可诊断出所有的先天性疾病
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植株的粉花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C.亲本红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2:1
D.F1白花个体自交后代均为白花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的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甲病是常隐遗传病,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C.7号产生A基因的配子的概率是
D.5号与6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控制正常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不考虑交叉互换)
C.该个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组成为AbD或abd
D.该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
A.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①过程
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
C.F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
D.F1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该实例可以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编码CFTR蛋白的正常基因中至少含有1524个碱基对
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所发生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D.大部分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根本病因是CFTR蛋白中的氨基酸数量减少
A.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就是基因突变
B.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C.吸烟对细胞内DNA及组蛋白造成的影响都会遗传给后代
D.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D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结合,进而影响转录过程
A.易感菌群中的某些耐药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使用抗生素后导致易感菌群中耐药性个体的出现
C.应用抗生素对细菌所起的选择作用往往是不定向的
D.细菌种群的耐药基因频率增加并通过有丝分裂完成世代传递
A.血液中CO2增多,会使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B.呼吸碱中毒患者由于血浆中CO2增加导致血浆pH值降低
C.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可能导致酸中毒
D.人成熟的红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代谢产生CO2
A.血浆蛋白丢失可造成血液中抗体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
B.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
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由血浆蛋白决定
D.小鼠肾功能衰竭时,血浆中尿素氮升高
A.增加体内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增加体内无机盐
D.保持体内营养物质稳定
A.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Na+通道打开
B.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突触后膜可位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肌肉细胞上
D.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可避免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A.①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传出神经构成
B.③参与条件反射的建立但不参与其消退过程
C.④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⑤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A.脊髓是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
B.没有大脑皮层调控,排尿反射就无法进行
C.脊髓需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实现对膀胱的控制
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膀胱发挥相同的作用
A.迷走神经元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B.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C.rVRG区细胞兴奋后经交感神经传至消化道上促进胃肠蠕动引起呕吐现象
D.兴奋由DVC区传至LPB区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A.某人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可能是H区受损所致
B.高位截瘫可能使大脑皮层无法对脊髓进行调控
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饮酒过量会使人语无伦次,对应受影响的区域是大脑皮层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Ⅰ是循环系统,淋巴液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汇入血浆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必须通过该途径排出体外
D.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可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A.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的结构相似,均参与多巴胺的跨膜运输
B.多巴胺通过转运体释放至突触间隙
C.可卡因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可卡因阻止了多巴胺的回收,可能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的数量降低
A.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能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A.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都相同
C.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肌肉细胞、生发层细胞、神经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肌肉细胞、神经细胞
D.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7%
光照强度/k1x | 初始溶解氧含量/mg•L-1 | 终止溶解氧含量/mg•L-1 | 间隔时间/s | 溶解氧变化量/mg•L-1 | 光合作用强度/mg•(L•min) |
1 | 6.38 | 6.39 | 500 | 0.01 | 0.0012 |
5 | 6.40 | 6.87 | 500 | 0.47 | 0.0564 |
10 | 6.41 | 7.82 | 500 | 1.41 | 0.1692 |
dygzswyn
2024-07-19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53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