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0446. (2023•汇知中学•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保持着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就有十几批。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做官。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侨民设置蕃坊,供外国人居住,其后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1)图A所示唐朝僧人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见闻整理的著作是《       》;图B航海家        (人物)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政策对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7-13 难度:4
[考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
[答案]
(1)填空:大唐西域记;郑和。(2)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任意一点即可)原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吸引了国外;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先进;交通发达。(任意两点即可)(3)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优秀的元素,取长补短。(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填空:根据“图1”可知是玄奘,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见闻整理的著作是《大唐西域记》;根据“图2”可知是航海家郑和,他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根据材料“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吸引了国外;根据材料“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侨民设有蕃坊,供外国人居住,后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先进,交通发达。
3)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优秀的元素,取长补短等方面分析启示即可,如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优秀的元素,取长补短。
故答案为:
1)填空:大唐西域记;郑和。
2)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任意一点即可)原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吸引了国外;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先进;交通发达。(任意两点即可)
3)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优秀的元素,取长补短。(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1868. (2024•西咸新区•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唐初以后,日本的“遣唐使”络绎不绝,形成唐文化输出的极盛时期。唐代侨民极多,长安城有侨民10万余,就侨民所从事的职业来看:有僧侣、学者、画家、匠人、艺人、商人等。唐代外商们广泛参与经济活动,使唐代的社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更要承担起国际生产的任务。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1)材料一图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        夹击匈奴;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商人们开辟了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       ”;图B中①处        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        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对外交往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01 难度:5 相似度:1.35
88344. (2021•莲湖区•七下期中) 某校七年级(12)班的同学以“历史上的隋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隋唐政治】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什么?
【隋唐经济】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所示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种新农具有何作用?
【隋唐民族关系】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摘编自《旧唐书》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唐朝和吐蕃之间发生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确立这种亲戚关系所依据的相关史实是什么?
【隋唐对外关系】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
德优题库 遣唐使是指派往唐朝的使节,朝贡唐朝的外国使节俱可称作“遣唐使”。在唐王朝存续的7世纪前期至10世纪初期,高句丽派出的遣唐使共24次,百济25次,新罗178次。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实际成行16次,名副其实的有12次。
(4)材料四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请写出两位人物的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远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外交特点?
共享时间:2021-05-13 难度:5 相似度:1.25
87445. (2024•碑林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隋朝后期的商人李华欲走水路从材料一图A中的大运河最南端        乘船前往都城        售卖一批货物;贞观年间的高僧玄奘从图B中的        出发,经过四年长途跋涉到达        学习佛法。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邮洁若(2)依据材料二,指出鉴真“航东海”时在位的唐朝帝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鉴真的主要事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中外交流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4-05-17 难度:3 相似度:1.17
30825. (2015•七十中•七下期中)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分别是①       ;②       ;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2)请用与①②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1.17
87521. (2023•长安区•七下期中) 探究题:七年级(1)班同学以“踔厉奋发”为主题,探究唐朝人的精神风貌,请你参与。
【贞观之治】
材料一:(唐)太宗尝临轩,谓侍臣曰:“朕所不能恣情以乐当年,而励心若节,卑宫菲食者(起居饮食提倡节俭),正为苍生(百姓)耳。”……给事中(官职名)张行成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唐太宗)拨乱反正,拯生人(百姓)于涂炭(陷入苦难境遇)。……汝(唐太宗)唯弗矜(不自满,不自负),天下莫与汝争功。”(唐)太宗深纳之。
——(唐)刘肃《大唐新语》德优题库?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成公主入藏】
材料二:641年(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沿唐蕃古道,翻越唐古拉山,步行3000多公里,历时2年3个月到达逻些(拉萨)。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书籍。唐人陈陶《陇西行》诗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语。
——摘编自西藏文化博物馆(2)结合材料二,指出《陇西行》诗中“胡”“汉家”分别指什么?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作用。
【中外交流】
材料三: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用17年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成为佛学大师。他把《老子》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他把途中经历,经口述由弟子编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有36人献出生命。鉴真因辛劳失明,但他百折不挠,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医药、书法、建筑、绘画等。
——摘编自教材(3)结合材料三,比较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之间异同。
【农业生产】
材料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肩挑)箪食,童稚携壶浆(汤饭)。相随饷田(中午田野)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珍惜,指抓紧时间)夏日长。
——(唐)白居易《观刈麦》(4)结合材料四,分析唐朝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朝前期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5-21 难度:4 相似度:1
40715. (2022•西安三中•七下期末) 某校七年级学生以“文明与交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学习与发展]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日本留学生)回国之后,对日本的文化有了具体的贡献,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陆色彩。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结合所学指出与图A、图B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开放与交流]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2)指南针什么时候开始应用于航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海外交通线有何拓展?分析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进一步拓展的原因。
[冲突与危机]
德优题库
(3)依据图B、图C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有哪些变化,分析其影响。
[互鉴与进步]
材料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一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4)依据材料四,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4 相似度:1
102154. (2023•莲湖区•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郑和西航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止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历时20多年,最远到达红海海口和北非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航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主要致力于国内的励精图治,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1)公元前138年,       人物派张骞从图A中的①       (地名)出发,这一行程被称为“凿空”之旅;根据图B人物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830年哈里发在图C中的②处设立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积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为什么能够进行大规模的远航?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共享时间:2023-03-11 难度:4 相似度:1
31178. (2024•师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疏浚汉代开凿的关中漕渠并改称广通渠,又改建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然后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相继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建成,西起京师长安,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五千余里。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条件和影响。
材料二 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盛唐的自信》(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马球运动的特点。分析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流行的原因,并列举一例“盛唐气象”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材料三 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情况
朝代 交流情况
宋代 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元代 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3)依据材料三,归纳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主要方式。列举一例明朝的医药学著作并分析其影响。
(4)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任选一则,谈谈你对该材料所呈现主题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1 难度:4 相似度:1
30937.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1 难度:5 相似度:1
30016. (2023•师大附中•九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船队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各国进行和平贸易。远航后,亚非许多国家都先后派遣使节与明朝贸易。1423年,古里等16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达1200多人。这对于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图A中①处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中国古代民族间交往、交融密切,图B时期②处        入藏,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玄奘西行到达天竺,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至8世纪中期,图C        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6 难度:4 相似度:1
29260. (2023•理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革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交通路线的起点位于①       (填地点);图B中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位于②       (填地点),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沿岸;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2)材料二体现出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指出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对外政策的影响。
(3)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24 难度:4 相似度:1
109297. (2023•理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革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交通路线的起点位于①       (填地点);图B中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位于②       (填地点),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沿岸;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2)材料二体现出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指出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对外政策的影响。
(3)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02 难度:4 相似度:1
26199. (2024•师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疏浚汉代开凿的关中漕渠并改称广通渠,又改建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然后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相继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建成,西起京师长安,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五千余里。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条件和影响。
材料二 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盛唐的自信》(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马球运动的特点。分析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流行的原因,并列举一例“盛唐气象”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材料三 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情况
朝代 交流情况
宋代 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元代 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3)依据材料三,归纳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主要方式。列举一例明朝的医药学著作并分析其影响。
(4)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任选一则,谈谈你对该材料所呈现主题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22 难度:4 相似度:1
103969. (2023•长安区•七下二月)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以前,东海丝绸之路就已把中国、朝鲜、日本这三个国家连接在一起。唐宋时期,多批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中国与朝鲜和日本的海上交通和朝贡贸易更加频繁,民间丝绸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陈炎《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二: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并且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当时西洋各国实力远逊明王朝,郑和船队将中国的优质丝绸、贵重货币和书籍文物赠送给西洋各国,各国也通过频繁的朝贡贸易获得极大的经济利益。当他们带着本国特色产品来到中国后,大部分交易,只有小部分作为贡品献给明朝皇帝,而这小部分贡品换来的往往是价值数倍的金银、丝绸等中国特产。
——摘自吕承朔《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材料四:当前,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运输“新动脉”作用。3月21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捐赠抗疫物资专列。此外,中国向意大利、伊朗、菲律宾、日本等国不仅捐赠抗疫物资,还派遣医疗专家,分享抗疫经验。中方表示愿意与各方加强抗疫国家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来华与鉴真东渡日本,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有所发展与什么制度有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依赖哪些技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郑和船队所载的物品在中外交往过程中有何作用?并说明郑和的远航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丝路精神?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为更好的推行“一带一路”,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共享时间:2023-06-22 难度:5 相似度:0.9
26246.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2 难度:3 相似度:0.9

he3@dyw.com

2023-07-13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8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