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浓度大小比较,
[答案]
(1)B;
(2)①饱和;2:5;
②甲<乙=丙;
③加水。
[解析]
解:(1)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温度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2)①向乙溶液中加入20g氯化钾,溶液质量不变,说明氯化钾没有继续溶解,故乙为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剂为100g,溶质质量为20g+20g=40g,故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
②甲、乙、丙溶液中溶解均为100g,甲中溶质质量为20g,乙中溶质质量为40g,丙中溶质质量为40g,故甲、乙、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甲<乙=丙;
③若要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KCl的不饱和溶液,方法是加水。
故答案为:(1)B;
(2)①饱和;2:5;
②甲<乙=丙;
③加水。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浓度大小比较,",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