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答案]
(1)4.5;
(2)稳定;
(3)85.3;
(4)36g。
[解析]
解:(1)根据公式m=ρV(ρ为密度,V为体积),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已知生理盐水体积V=500mL,密度ρ=1.0g/mL,溶质质量分数ω=0.9%,则需要氯化钠固体质量m=1.0g/mL×500mL×0.9%=4.5g。故答案为4.5;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稳定性指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不会出现浑浊分层,体现了溶液的稳定性。故答案为:稳定;
(3)第二次恒温蒸发5g水,析出固体0.5g,而第三次恒温蒸发5g水,析出固体2.3g﹣0.5g=1.8g,说明t℃时5g水最多溶解1.8g氯化钠。最后一步蒸干水分,所析出的固体质量为20.3g﹣2.3g=18g,则这一步蒸发的水质量为
,因此mg=5g+5g+5g+50g+20.3g=85.3g。故答案为:85.3;
(4)由图可知,一开始溶液的质量减小速率较慢,说明溶液不饱和,此时还没有析出溶质;蒸发25g水后,溶液质量减小速率加快,说明溶液已达饱和状态,开始析出溶质,蒸发水的质量为25g~75g时,溶剂质量减少75g﹣25g=50g,溶液质量减少95.6g﹣27.6g=68g,说明5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为68g﹣50g=18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为36g,因此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故答案为:36。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