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
解:
(1)自来水净化水时,常用到消毒剂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Cl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食盐、量筒用于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上面的仪器中除D、G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BE。
(3)①A、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比较出它们原来的溶剂的多少即可;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即等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则溶剂甲<乙,故B正确;
C、由于甲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会减小,而乙的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降温后溶液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
D、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乙溶液已经不再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
故选BD。
②若使甲、乙两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都变饱和,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和减少溶剂。
答案:
(1)ClO2;
(2)BE;
(3)①BD; ②增加溶质和减少溶剂;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