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答案]
(1)31.6g;
(2)降温结晶;
(3)224;
(4)8.4。
[解析]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g,即在50℃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7g,形成137g饱和溶液,即50℃时取137g氯化钠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37g,水为100g,降温至20℃,溶解度变为36g,此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氯化钠,有1g晶体析出,得到136g饱和溶液,若想将所得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加水质量为x,
,x=224g;
(4)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烧杯①和④中分别盛有50℃时50g的热水,将烧杯①和烧杯④中溶液均降温至20℃,并一起倒入烧杯⑤中,此时溶剂的质量为100g,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0g,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18.5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31.6g硝酸钾,则氯化钠完全溶解,硝酸钾部分溶解,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40g﹣31.6g=8.4g,即析出固体的质量为:8.4g。
故答案为:(1)31.6g;
(2)降温结晶;
(3)224;
(4)8.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