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选项 | 甲 | 乙 |
A | 硫酸铜溶液 | 镁 |
B | 氢氧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C | 氯化钙溶液 | 二氧化碳 |
D | 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 硝酸钾固体 |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A | 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溶液 | 氯化铁溶液 |
B |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C | 氯化钙和氯化钡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D |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有蓝色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A.a→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c→d 段溶液的pH不变
C.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F点溶液的pH>7
C.AB段生成沉淀为蓝色
D.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渣中只含银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铁和银
A.CaO→Ca(OH)2
C.CaCO3→CaO
B.CaO→CaCO3
D.Ca(OH)2→CaCO3
A.转化①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B.转化②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铜溶液来实现
C.三个转化中一定都有明显现象
D.三个转化中发生的反应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实验方案 | 方案1:向滤液中插入铜丝 | 方案2: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 |
实验现象 |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 |
实验结论 | 猜想 成立 |
A.
表示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C.
表示向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B.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CuO粉末
D.
表示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mz@dyw.com
2025-05-05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