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答案]
(1)降温;
(2)90;
(3)=;
(4)11。
[解析]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欲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将50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于50g水,只能溶解40g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40g=90g;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升温到t2℃,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因此两物质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向100g水中加入88g硝酸钾固体得到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将其平均分成2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g水,烧杯Ⅰ中水的质量变为40g,溶质的质量为44g,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第二份加入质量为x的硝酸钾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有
,得x=11g。
故答案为:(1)降温;
(2)90;
(3)=;
(4)1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