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3713. (2024•西安八十三中•七上一月)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共祖辉煌】
材料一:
中华民族,并不是由单一的族群形成的。从远古时代开始,各个不同的族群交错居住在一起,通过交流和相互往来,逐渐摒弃了彼此间的小差异,形成了一个大的共同点,慢慢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族群形态,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华夏族。
——摘译自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德优题库
图A黄帝陵
(1)材料一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根据图A及所学知识,指出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
【迁都伐纣兴邦】
材料二:
《尚书?盘庚篇》说:“现在百姓因灾害而流离失所,没有安定的止息之地。”这说明迁都的原因是为了民众躲避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也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迁都殷可以帮助盘庚稳定政权,缓和社会矛盾。 德优题库
图B利簋腹内的铭文拓片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B中①代表的人物。该人物是通过什么方式推翻旧王朝的?
【春秋新政英豪】
材料三:
在周平王的时候,周王朝的力量已经衰落,诸侯国之间强者吞并弱者。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国家的重大决策实际上是由这些强大的诸侯国来掌控的。
——摘译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德优题库  图C春秋争霸形势图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政治呈现出的新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图C时期的一位霸主。
【安边融合典范】
材料四: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魏绛向国君提出“和戎”主张。这一主张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指出材料四中魏绛的主张。根据材料四,概括春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10-10 难度:2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答案]
(1)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炎帝和黄帝。(2)躲避自然灾害和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周武王。战争。(3)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等。(4)“和戎”。促进了民族交融;周边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解析]
1)据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相互交流。根据图A及所学知识可知。
2)根据材料二“《尚书•盘庚篇》说:‘现在百姓因灾害而流离失所,没有安定的止息之地。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迁都殷可以帮助盘庚稳定政权,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的原因是躲避自然灾害和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图B代表的人物是周武王,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
3)根据材料三“在周平王的时候,周王朝的力量已经衰落。齐国、秦国,国家的重大决策实际上是由这些强大的诸侯国来掌控的”可知,诸侯争霸,图C时期的霸主有齐桓公。
4)据材料四“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魏绛向国君提出‘和戎’主张,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争取,魏绛的主张是“和戎”。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春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的意义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可以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主题名称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故答案为:
1)华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2)躲避自然灾害和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周武王。
3)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晋文公等。
4)“和戎”。促进了民族交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88691. (2018•莲湖区•七上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轩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方式二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       。夏桀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       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方式三图片学史】
德优题库
(3)图1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他在称霸过程中打着怎样的旗号?与图1相比,图2为什么没有晋国了?
(4)图1和图2反映的史实处于哪一朝代的统治之下?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共享时间:2018-11-15 难度:5 相似度:1.4
40861.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轩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方式二: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       。夏桀本是亡国君,       灭夏建商朝。       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       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德优题库
(3)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他在称霸过程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与图一相比,图二为什么没有晋国了?
(4)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处于哪一朝代的统治之下?两幅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5 相似度:1.25
88624.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轩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方式二: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       。夏桀本是亡国君,       灭夏建商朝。       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       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德优题库
(3)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他在称霸过程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与图一相比,图二为什么没有晋国了?
(4)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处于哪一朝代的统治之下?两幅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共享时间:2018-11-24 难度:5 相似度:1.25
103637. (2024•蓝田县•七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邑从其产生到发展为国家之都城,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我们判断它的性质究竟是中心聚落形态阶段的中心聚落还是早期国家时的都城,是需要附加一些其他条件进行分析的……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社会的阶级分化是我们设定的国家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材料二: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古城外围延绵20余千米的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摘编自《中国历史》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1)根据材料一,指出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良渚古城遗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距今5000—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共享时间:2024-10-21 难度:3 相似度:1
86727.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商朝形势图中1处是        (地名)。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        处(填序号)。战国时期,       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生产,增强军力。
材料二:远在新石器时代,泌阳县已有人类居住。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由今泌阳县白云山经付庄、向河出境、境内长约30公里。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楚,楚溃败,死后,泌境属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争霸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2 相似度:1
89186. (2016•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类别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族后裔 今河南东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朝时期国家土地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西周诸侯国军队由周天子的守臣掌管。而东周诸侯国军队则为国君所掌握,这直接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春秋时期,随着并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王宣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从这时起,大国兼并小国后,多以其国土置县,“封建”制度逐渐式微。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述诸侯对周王的义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制度逐渐衰微的主要原因。
共享时间:2016-11-10 难度:2 相似度:1
22843.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
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周本纪》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
德优题库
(3)阅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不同,并概括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趋势。
材料五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4)依据上述材料,概况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1
30465.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逐(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改革的内容。依据图A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请你分析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请你列举他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2 相似度:1
28389. (2022•远东二中•七上一月)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如图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材料二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一说此制度的作用。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等级?
材料三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割据状态的出现。
(5)材料三中割据状态的出现指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
共享时间:2022-10-21 难度:2 相似度:1
104349. (2019•西安三十中•七上一月) 材料一:《黄帝赞》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二: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材料三:《吕氏春秋》记载:“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1)材料一涉及“轩辕”的一项发明和一件大事,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神农”指的是谁?“神农”在传说中有何贡献?
(3)材料三所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了“注之东海”?
(4)材料一、二都是古代传说所提到的,请以他们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5)在大禹身上能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共享时间:2019-10-16 难度:2 相似度:1
103683. (2024•高陵区•七上一月) 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南方农耕部落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请你排列出这四个人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首领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举制度有关,这种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在盘庚之前,商朝都城先后迁了五次,主要是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盘庚即位时政治上相当混乱,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决定再一次迁都,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反对迁都,但盘庚还是坚持将都城迁到殷。
(3)根据材料三,指出盘庚迁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 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4)根据材料三指出周朝分封的对象有哪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被分封的诸侯有哪些义务?分封制对于王朝统治有什么弊端?
共享时间:2024-10-10 难度:4 相似度:0.83
87750. (2022•莲湖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采用了哪一制度管理国家。该制度的受封对象有哪些人?受封对象有哪些权力?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以及军事征服,从而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周王朝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社会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春秋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企图通过兼并战争争得霸主地位,但客观上也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兼并战争对当时社会有何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一个恰当的主题。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3 相似度:0.83
103477. (2024•长安区•七上一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一制度?该制度下诸侯要对周天子尽什么义务?(写出一点)
材料二: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农业方面取得的发展是什么?这种发展对诸侯的实力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约方圆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约方圆600里,往后辖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约方圆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王室辖下的军队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周王室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什么?
材料四: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它们之间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4)材料四描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0-25 难度:3 相似度:0.83
89117. (2016•莲湖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材料三: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桓公九合诸侯”,为什么说是“管仲之力也”?齐桓公在称霸过程采取的正确策略是什么?
(3)判断材料三中的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与图1相比,图2中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4)列举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至少两个)
共享时间:2016-11-17 难度:3 相似度:0.83
88880. (2017•临潼区•七上期中)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 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政治 管仲改革,国富民强
 外交 尊王攘夷,扩充疆土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三、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四、推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此次改革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农民,你对商鞅的变法措施满意吗?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次改革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享时间:2017-11-11 难度:3 相似度:0.83

tf@dyw.com

2024-10-10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