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6727.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商朝形势图中1处是        (地名)。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        处(填序号)。战国时期,       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生产,增强军力。
材料二:远在新石器时代,泌阳县已有人类居住。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由今泌阳县白云山经付庄、向河出境、境内长约30公里。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楚,楚溃败,死后,泌境属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争霸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2
[考点]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商鞅变法,
[答案]
(1)亳;①;李悝;吴起。(2)时代特征: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等。新变化: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3)战争给各诸侯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扩展。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解析]
1)根据图1“商朝形势图”可知,商朝形势图中1处是都城亳,影响最大,位于图6中的处,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发展生产,任用人才,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同时发展生产。
2)依据材料二“远在新石器时代,泌阳县已有人类居住,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向河出境。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楚溃败,泌境属韩,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室衰微,社会动荡。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是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3)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的影响是战争给各诸侯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有的诸侯国被灭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
1)亳;;李悝。
2)时代特征: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战争频繁等。
3)战争给各诸侯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扩展。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商鞅变法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87847. (2021•周至县•七上期中) 某校七年级(4)班同学以“春秋战国的政治形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动荡不安的春秋】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齐、楚两国先后称霸的国君是谁?
【求变图强的诸侯】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废除井田制度,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罚不私亲近。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一》
(3)从材料三中能够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商鞅变法中得到的启示。
【干戈不息的战国】
材料四: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前后持续5个月之久,秦国名将白起率60万大军同赵 国军队在长平一带交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4)根据材料四,分析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
共享时间:2021-11-13 难度:3 相似度:1.67
86936. (2024•西工大附中•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王朝是        (人物)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定都于①       (地名);图B王朝于        年建立,定都于②       (地名)。
材料二:战国时期,魏、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李惺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七年级教材(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位人物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怎样的繁荣局面。
(4)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动荡与变革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根本原因。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社会变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11-20 难度:3 相似度:1.67
87544. (2022•长安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宗庙之牺(祭祀物品),为畎亩(农民)之勤。”
--摘编自《国语?晋语》
(1)依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诸侯强并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以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战国策》
(3)材料三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史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3 相似度:1.67
86889. (2024•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概括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自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随着兼并的进程,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原文化向四周播迁,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积极影响。列举春秋时期两位霸主的名称。
材料三: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在三晋之一的魏国开始其政治生涯,其间耳濡目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商鞅入秦变法,结合秦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前后推行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先秦卷》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
共享时间:2024-11-16 难度:4 相似度:1.5
62525. (2016•师大附中•六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西周初年分封图》、《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  见《秦朝疆域图》.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   见《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国时,魏国经济得到恢复,经济、军事实力超过吴、蜀两国。263年,魏灭蜀。266年,西晋代魏。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根据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整理
(1)对比材料一,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历史时期,始终存在的较强大的异姓诸侯国是       国,该诸侯国的都城是现在的       (地名).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这一诸侯国长期存在的经济条件是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说出秦统一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地图,写出秦为征服南越开凿的运河名称。
②依据材料三,说出西晋统一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地图,写出吴国的都城建业是现在的哪座城市?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统一的因素。
共享时间:2016-05-29 难度:5 相似度:1.4
87415. (2023•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西周末至春秋早、中、晚期的铁制武器、工具和农具,证明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最终使春秋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青铜时代逐步过渡到铁器时代……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地开垦。同时,吴国邗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的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有什么发展?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君”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摘自《中国历史》(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2 相似度:1
30465.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逐(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改革的内容。依据图A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请你分析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请你列举他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2 相似度:1
28389. (2022•远东二中•七上一月)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如图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材料二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一说此制度的作用。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等级?
材料三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割据状态的出现。
(5)材料三中割据状态的出现指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
共享时间:2022-10-21 难度:2 相似度:1
21925. (2017•爱知中学•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德优题库
(1)找出图1中代表秦国的字母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秦国变法的原因。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图2
(2)材料二所记述的“内立法度,务耕织”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其中“内立法度”的具体做法是在政治上       ; “外连横而斗诸侯”又说明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3)感受历史:假如你是秦国的一名士兵,你最有可能通过       (措施)改变命运;假如你是秦国的新兴地主阶级你最支持       (措施)。
(4)材料三中水利工程是       ;该工程造就的“天府之国”是指       
(5)综合上述材料中秦国的发展过程,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12-29 难度:3 相似度:1
88479. (2020•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 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摘编自《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并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中的军事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 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的?韩非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0-11-14 难度:2 相似度:1
88461. (2020•蓝田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 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摘编自《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并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中的军事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 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的?韩非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0-11-11 难度:2 相似度:1
88557. (2019•莲湖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牛尊。
德优题库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编自《战国策》(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列举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强兵和富国的内容各一条。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秦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共享时间:2019-11-11 难度:2 相似度:1
22843.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
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周本纪》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
德优题库
(3)阅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不同,并概括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趋势。
材料五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4)依据上述材料,概况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1
87988. (2021•高新一中•七上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经济有何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出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这一变法运动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共享时间:2021-11-25 难度:3 相似度:0.83
86840. (2024•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由于长期的诸侯割据,再加上各地地理、气候、民族等的诸多差异,使割据的诸侯各国形成了“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的歧异格局,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秦王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于是,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
——摘编自邓学忠《秦始皇统一大业中的标准化》(1)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先民所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黍        ;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       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春秋时期,图A        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使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在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的主持下,民众在岷江上修建的图B        水利工程是伟大的创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进行“改革”的目的,并列举一项秦始皇在“改革”中所采取的的经济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3 相似度:0.83

he3@dyw.com

2024-11-1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5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