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4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中生物考试期末高二上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
1. (本题3分) 下列各物质中,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a2+、尿素、水 B.溶酶体、葡萄糖、氨基酸
C.麦芽糖、Cl-、O2 D.Na+、血红蛋白、抗体
2. (本题3分) 交感神经紊乱主要是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多注意休息,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会导致机体的食欲减退、心跳减慢

C.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可能占据优势

D.机体精神紧张,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

3. (本题3分) 吸氧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由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缺氧。给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来刺激呼吸中枢,这主要利用了(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激素调节
4. (本题3分) 德优题库糖尿病病因复杂多样,引起糖尿病的其中两种原因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两种原因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B.两种原因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1型糖尿病

C.图中两种抗体是由不同浆细胞分泌的

D.两种原因引起的糖尿病都具有多饮、多尿、多食的外在表现

5. (本题3分) 乙型肝炎病毒容易引起乙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提高抵抗力的良好方法,通常乙型肝炎疫苗总共需要接种三针且需要间隔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一个月,半年后再注射第三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作为抗体可以提高机体对某病原体的免疫力

B.接种后体内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体,表明该个体一定不会患乙型肝炎

C.多次接种该疫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体内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

D.若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过短,则上一次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会将疫苗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6. (本题3分)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重要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免疫反应

B.非特异性免疫只参与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

C.非特异性免疫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在接触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免疫反应

7. (本题3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

B.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自然界中生物进行捕食时通常需要信息传递

D.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常越多

8. (本题3分) 褪黑素是一种能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的激素,它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夜晚延长光照有利于人体延长睡眠时间

B.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可作为效应器

C.夜晚,人体中的褪黑素分泌量不断增加

D.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同

9. (本题3分) 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常用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B.在计数室内滴入酵母菌培养液后须缓缓盖上盖玻片,以免产生气泡

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可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增加酵母菌的接种量不会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10. (本题3分) 根据群落的外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较小,呈浅绿色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C.森林生物群落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较多

D.荒漠生物群落中,蜥蜴的外表皮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11. (本题3分) 德优题库研究人员对某地某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按体重划分)分性别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数量

B.该田鼠种群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

C.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接近1:1

D.成年雄鼠的生存能力强于成年雌鼠的

12. (本题3分) 德优题库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

B.第30年,丙的种群数量较少,应采用逐个计数法进行计数

C.在第40~60年,乙相对多度下降,但种群密度不一定会下降

D.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可能与其植株高度有关

13. (本题3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日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某些植物的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C.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14. (本题3分) 生态系统每一个结构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表格记录了在过去几十年间,某生态系统中相关特征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网连接指数 下降13.49%
食物网平均路径长度 下降28.12%
注明:“连接指数”是反映系统内部联系复杂程度的指标;“平均路径长度”指每个循环流经食物链的平均长度。
A.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B.以上数据表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有所下降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有所减少 D.通过引进多种外来物种实现提升食物网连接指数、延长食物网平均路径长度
15. (本题3分) 2,2-双对氯苯基-1,1-二氯乙烷(DDD)是一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很难降解且不易被排出。某湖泊曾经使用过DDD,现检测出该水体中的DDD浓度为0.02μg•kg-1,生活在该水体中的生物甲、乙、丙、丁体内DDD浓度依次为10μg•kg-1、0.53μg•kg-1、15.50μg•kg-1、16.10μg•kg-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甲可能处于最低营养级

B.生物丙、丁很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

C.DDD能扩散到全球

D.DDD在生物甲~丁间的传递过程可看作是物质循环

16. (本题3分)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

B.鲸鱼处在食物链顶端,大量捕杀鲸鱼,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C.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栖息地退化消失,这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D.湿地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只要向湿地排放工业废水,就可以解决废水污染问题

二、解答题(5小题共52分)
17. (本题12分) 图甲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图乙为人体内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它由        、树突、轴突等部分构成。图甲中的效应器是        ;若刺激b点,图甲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填字母)。
(2)当刺激图甲中a点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并引起肌肉收缩,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的支配并释放神经递质,从而        ,该过程体现了神经活动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3)图乙中突触小泡与结构①       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       对神经递质的识别起重要作用。
(4)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脑神经元兴奋性会下降。医学研究表明,该病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结合图乙分析,提出一项能够改善抑郁症症状的合理建议:       
18. (本题10分) 独脚金内酯(SLs)是一种植物激素。实验人员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GR24(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和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拟南芥侧枝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效应。据图1分析,NAA应该施加在        (填“琼脂块A”或“琼脂块B”)中,理由是        ,GR24也应施加在该琼脂块中,这是为了遵循实验的        原则。
(2)图2结果不能说明低浓度NAA促进侧枝生长的原因为        
(3)图2结果表明,NAA能        侧枝的生长,而GR24可能能够        NAA的作用效果。(填“促进”或“抑制”)
19. (本题10分) 德优题库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形、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形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2)若图示物种为鼎湖山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小灵猫,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Ⅱ且种群数量为K2时,保护野生小灵猫的根本措施是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填“K1”“K2”或“0”),以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Ⅰ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20. (本题10分) 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的目的。某树林中食性相似的部分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密度相对值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高度
密度相对值
种名
林冠层
高于11.6m
乔木层
5.0~11.6m
灌木层
1.3~5.0m
草本层
1.0~1.3m
地面
林鸽 333 3 3 0 0
茶腹鸭 34 34 1 0 0
蓝山雀 150 204 196 24 6
银喉长尾山雀 122 183 136 18 9
旋木雀 32 75 27 17 0
煤山雀 45 108 78 20 0
(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        ,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为进步研究表中鸟类的生态位,通常还需要研究它的①       ;②       
(2)树林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这一分层现象为表中鸟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群落的这种结构有利于        ,同时减弱不同物种的种间竞争关系。
(3)由表可知,银喉长尾山雀和        生态位最接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试分析若干年后,两个种群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21. (本题10分)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最南端的长白山余脉龙岗山拥有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辽东地区重要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重要生态屏障区。该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种动物甲、乙发生了生态位分化,如图所示。甲主要以植物a为食,乙主要以植物b为食,两者又共同以植食性动物c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甲处于第        营养级。a、b中的能量沿着        单向流动,最终以        的形式散失。生态位分化有利于降低竞争的紧张度,是经过长期的        形成的。
(2)科研小组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Z表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假设肉食性动物只占据一个营养级)。据表分析,X是指        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        。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约为        %(请保留2位小数)。
生物类型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X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52.0 4.5 103.0 Y 0
植食性动物 12.5 2.2 13.4 z 7.0
肉食性动物 7.4 0.4 6.7 0 14.0
(3)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而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神经系统的结构,
  • 查看
  • 3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4
  • 血糖平衡调节,免疫失调,
  • 查看
  • 5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6
  • 免疫系统的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7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查看
  • 8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9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10
  • 群落的主要类型,
  • 查看
  • 11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12
  • 群落演替的类型,
  • 查看
  • 13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查看
  • 14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 查看
  • 15
  •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
  • 查看
  • 16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查看
  • 17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18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 查看
  • 19
  •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0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21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神经系统的结构,
  • 查看
  • 3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4
  • 血糖平衡调节,免疫失调,
  • 查看
  • 5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6
  • 免疫系统的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7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查看
  • 8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9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查看
  • 10
  • 群落的主要类型,
  • 查看
  • 11
  • 种群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12
  • 群落演替的类型,
  • 查看
  • 13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查看
  • 14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 查看
  • 15
  •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
  • 查看
  • 16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查看
  • 17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18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 查看
  • 19
  •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20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查看
  • 21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