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8934.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材料二人物的名字。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所处时期的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一人物将其所见所闻撰写成一部世界名著,请写出它的书名。
(4)材料二人物促进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并被该国家的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5)以上两位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历史文化常识,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材料一、材料二的人物是唐朝高僧玄奘和鉴真,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所处时期是唐朝。
3)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成为研究中亚。
4)材料二人物是鉴真,他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5)玄奘、鉴真具有的爱国主义。
故答案为:
1)玄奘、鉴真。
2)开放的对外政策。
3)《大唐西域记》。
4)日本。
5)爱国主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点评]
本题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历史文化常识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045. (2019•高新三中•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千,夜食于此故也。”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材料四:郑和船队七下 西洋期间,“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仍在厉行,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掩盖在倭寇之乱中的真相是,倭寇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日本倭寇,但更大的一种倭寇是东南沿海商民。
(1)材料一图A描绘的是        (城市)的繁荣景象,图B所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称        ,图B 和图C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共同反映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唐来时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
②宋朝城市娱乐场所叫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的商业贸易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和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共享时间:2019-03-21 难度:5 相似度:1.29
88669. (2019•莲湖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年间以来,朝廷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
--摘自《旧唐书?舆服志》材料二: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乞巧、斗花草、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唱和,游春时甚至以红裙挂为“裙帷”,席地坐赏花宴饮。公孙大娘的剑器,雄健绝伦,一舞动四方;王大娘的顶竿,技术高超,其妙入神,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
--李斌城《盛唐社会风貌》材料三: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四: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分别概括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社会风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形成这样的社会风貌的原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9-05-14 难度:2 相似度:1
29969. (2023•铁一中学•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中①处是        (地名),       (人物)出使西域的举动被誉为“凿空”,为图A路线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图B中②处是        (地名),贞观初年,玄奘不畏艰险,经历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该地。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成立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派使臣出使西域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作用?
材料三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2-28 难度:2 相似度:1
29874. (2023•高新一中•八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汉武帝时期派        (人物)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图B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文献)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图C,至8世纪中期,       (国家)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材料二: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丝绸之路上,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据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丝绸之路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对外交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2 相似度:1
30001. (2023•西工大附中•十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路线的出发点①处是        (地名)自        (人物)开辟通往西域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所示元朝交通中心②处是        (地名)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往状况表
交往国家或地区 交往史实 影响
新罗(朝鲜半岛) 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唐朝与70多个国家地区有往来,这些国家不仅与唐朝贸易,学习科技文化,还引进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日本 遣唐使来华学习;鉴真东渡日本
印度(天竺) 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
阿拉伯(大食) 先后40多次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
(2)依据材料二,结合学习知识,概括唐朝对外关系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上讲到:“我们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赓续传统友谊,密切人员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
综上所述,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习总书记对国家间交流交往观点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3 相似度:0.83
102577. (2018•尊德中学•一模) 德优题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中每个国家都使用宣传海报来号召公众的支持、征兵以展示敌方的罪恶行径。图1是一张奥地利明信片,上面有捍卫“祖国、家庭与未来”的典型士兵形象,孩童代表这国家的未来。图2的海报描绘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女性形象:玛丽安一一号召法国人“为国旗和胜利”购买战争公债。这些钱将给站在玛丽安身后的保卫法国的军人以支持。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分析材料一中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一一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发生后,对立的双方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全面和立体的厮杀,战争中出现了几十万人大交战的场面,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1915年4月,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1916年9月,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在海上,还出现了260多艘战舰混战的景象。 
(3)结合材料思考科技与战争的关系,你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18-03-08 难度:3 相似度:0.83
22877.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末)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帝,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至少一例)
(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18-08-29 难度:5 相似度:0.83
101793. (2024•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汉武帝派遣        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了图A线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根据图B人物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明初        (人物)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唐代以前,对外贸易的通道主要是陆路,“丝绸之路”就是这种陆路商道的代表,它的起点就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城市长安。从唐宋开始,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转向主要是海上商道了,中国的外贸主要地区已由北方转移到明州(宁波)、温州、广州等地。当时来中国进行商贸活动的外国人之多,创造了历史上的新纪录。
——摘编自张立英《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对外贸易通道变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交通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6-06 难度:3 相似度:0.83
31931.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二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一摘自历史教材(七下)(1)材料一中提到的“长策”是指哪一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确立在哪个朝代?
(2)材料二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探究二   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回答问题:
(3)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              等国家。
(4)请你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5)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推进,你能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3 相似度:0.83
30937.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1 难度:5 相似度:0.75
30776.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并列举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反映我国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怎样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4 相似度:0.75
88670. (2019•莲湖区•七下期中)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德优题库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B.       ;C.       
a.       ;b.       ;c.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共享时间:2019-05-14 难度:4 相似度:0.75
88857. (2018•汇知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激活农业农村内生产发展动力。
(1)材料一中图A反映了中国土地发展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图B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分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由“分”到“合”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两则材料分析,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4)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共享时间:2018-05-24 难度:4 相似度:0.75
88858. (2018•汇知中学•八下期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
德优题库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2)我国农业产值在这一时期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请列举两个我国这一时期取得的工业化成就。
(3)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工业大国,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共享时间:2018-05-24 难度:4 相似度:0.75
88859. (2018•汇知中学•八下期中) 德优题库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A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上?让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
(2)图B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双方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3)请列举新中国在五十年代取得的一项外交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4)综上所述结合近代中国外交你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18-05-24 难度:4 相似度:0.75

kj@dyw.com

2018-05-1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