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结束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西晋统一全国
|
B.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
C.隋军南下灭掉陈
|
D.大运河的开通
|
2.
(本题2分)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最北端的是( )
3.
(本题2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应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4.
(本题2分)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不包括( )
5.
(本题2分)
民生问题一般指百姓的生存、生计问题.中国古代史上也曾出现一些重视民生问题的贤明君主,下列人物属于这一类的是( )
7.
(本题2分)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使吐蕃与唐结盟
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8.
(本题2分)
下列选项在右图的城市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坊与市是严格区分开来的
B.到夜市买东西
C.穿窄袖胡服的女子在街道上骑马游玩
D.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就是描绘此城布局的
9.
(本题2分)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赵匡胤
D.铁木真
10.
(本题2分)
1038年西北某少数民族首领自立为帝,史称西夏.这个哪个民族首领( )
11.
(本题2分)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12.
(本题2分)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13.
(本题2分)
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14.
(本题2分)
下列生产部门的兴起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
15.
(本题2分)
北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已有了相当水准的突出标志是( )
A.制瓷业的发展
|
B.棉纺织业的兴起
|
C.城镇商业发展
|
D.出现了“交子”
|
16.
(本题2分)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A.唐朝末年
B.北宋中期
C.五代时期
D.南宋时期
17.
(本题2分)
小王坐着时光穿梭机体验了一番宋代市民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麻布成为平民衣着原料
B.茶和酒是最重要的饮料
C.城市民居以茅屋为主
D.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独轮车和畜力车
18.
(本题2分)
“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19.
(本题2分)
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的民族是( )
20.
(本题2分)
某同学要研究“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个题目,请你帮他选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B.国家分裂的时代
|
C.经济重心南移
|
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