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答案]
(1)张骞;60;《大唐西域记》;阿拉伯帝国。(2)特点: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海陆并举;东西方双向交流;交往形式多样(政治上使节往来、经济上商贸活动、文化上的交流等)。影响:唐朝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3)对外交流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进步会扩大对外交流。
[解析]
(1)材料一:图A,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图B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图C,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根据材料二“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可得出,唐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特点是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海陆并举;根据材料二“……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得出,唐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特点是东西方双向交流;交往形式多样(政治上使节往来、经济上商贸活动、文化上的交流等)。根据“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丝绸之路上,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3)综上所述可知,对外交流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进步会扩大对外交流。
故答案为:
(1)张骞;60;《大唐西域记》;阿拉伯帝国。
(2)特点: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海陆并举;东西方双向交流;交往形式多样(政治上使节往来、经济上商贸活动、文化上的交流等)。影响:唐朝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3)对外交流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进步会扩大对外交流。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属于"必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