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答案]
(1)长安;张骞;天竺。(2)为了联合西域各势力,共同对付匈奴;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先进文化。原因有唐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繁荣的经济,昌盛的和积极进取的文化,开放的社会风气等。(4)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与世隔绝,开放带来文明繁荣,保守导致文明衰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丝织品从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再到中亚、西亚的安息,一直到达欧洲的大秦。西汉王朝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这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加强了中原汉族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成立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可知,汉武帝派使臣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合西域各势力,共同对付匈奴。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特点:据材料三“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可得出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根据材料“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可得出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根据材料“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可得出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先进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的这些特点原因有唐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繁荣的经济,昌盛的和积极进取的文化,开放的社会风气等。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与世隔绝,开放带来文明繁荣,保守导致文明衰落。
故答案为:
(1)长安;张骞;天竺。
(2)为了联合西域各势力,共同对付匈奴;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先进文化。原因有唐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繁荣的经济,昌盛的和积极进取的文化,开放的社会风气等。
(4)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与世隔绝,开放带来文明繁荣,保守导致文明衰落。(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