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3996. (2022•西安市•七上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黜:罢免,陟:高升。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摘编自《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二: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竞相尊孔……封他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
--摘编自任继愈《孔子与儒家》材料三:(汉武帝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1)材料一出现的“齐、赵、吴、楚”等说明西汉初期出现了什么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汉武帝听从主父偃之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材料二中孔子地位极大提高得益于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中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汉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共享时间:2022-12-19 难度:2
[考点]
推恩令,盐铁专卖,
[答案]
(1)西汉初期出现了西汉王国并重,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推恩令”;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不能和中央抗衡,集权于中央。(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4)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
1)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现的“齐、赵、吴,说明西汉初期出现了西汉王国并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针对材料三中的王国现象采取了主父偃的措施,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国越分越小,集权于中央。
2)材料二中孔子地位极大提高得益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所推崇,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
3)分析材料三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4)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西汉王朝在政治,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
1)西汉初期出现了西汉王国并重,地方势力强大;“推恩令”,再也不能和中央抗衡。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财政收入。
4)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推恩令   盐铁专卖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3006. (2023•长安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陛下(汉武帝)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对其封侯爵),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不动声色地削弱)矣。于是上(皇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孝武(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
——《汉书》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如图);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也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傅成乐《中国通史》德优题库
材料四: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移漠北。
一教材(1)结合材料一,为加强中央对地方诸侯王控制,汉武帝采用什么计策?其“巧”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罢黜百家”措施对儒学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四,想一想,这些“新经济政策”会让哪一方收获财富?它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有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汉武帝推行这些措施的意义。
共享时间:2023-02-21 难度:5 相似度:1.4
108703. (2022•西安市•七上期末) 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从而保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的权力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这个严密的统治网和各级官吏最后到达一家一户,大大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制度是谁创建的?指出他在地方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依据材料一,说说秦朝是如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的。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部分施政措施
①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汉武帝下“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不得参与政事。
③兴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学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④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府库因而大大充实,财政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该钱币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⑥汉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夺爵者达106人。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有哪些?(选序号)增加朝廷财力的措施又有哪些?(选序号)这些施政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三  中央集权制从总体上来说,有助于我国古代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2-06 难度:3 相似度:0.83
109485. (2021•阎良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河间献王刘德诸子侯国情况(部分)
姓名 爵位 辖地情况
刘不害(长子) 河间王 原河间王部分封地
刘礼 平城侯 均为原河间王封
刘顺 广侯 地分割而来,现为
刘让 篕胥侯 临近郡县管辖
材料三:刘秀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王莽改制留下一个烂摊子,加之连年的内战,国家变得调不堪。刘秀以他非凡的胆识才干,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中的“国家元首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指的是哪一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刘秀通过采取哪些措施“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并概括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
共享时间:2021-02-08 难度:3 相似度:0.83
29395. (2021•理工大附中•九上期末) 某校九年级(4)班同学以“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力争上游的变法】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摘编自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原因,简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因时而异的政策】
材料二:父祖给武帝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是社会的繁庶下隐藏着许多问题,迫使武帝必须有所作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经济方面改革币制,下令禁止郡国和私人铸币,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盐铁收归政府管理,补充赋税不足……西汉在武帝的时候走向了盛世。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移风易俗的改革】
材料三: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共享时间:2022-02-24 难度:4 相似度:0.75
103896. (2023•碑林区•七上二月)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此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2)材料二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解决这一问题的?这一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中国与世界。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作答: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从此开通了一条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谈古论今:材料三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根据材料,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5)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共享时间:2023-12-19 难度:4 相似度:0.75
104477.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分封诸侯只能是权宜之计,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势在必行……封建制式邦国制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只不过,最好是安乐死。于是,汉武帝给了温柔一刀。
——摘编自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材料三:自从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以后,……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摘编自《秦汉史》(1)材料一图A秦始皇于公元前         年完成统一大业。图B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丞相掌管         事务;在地方,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制度)。公元前209年,       、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并建立了“张楚”政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实施“温柔一刀”的具体做法。并简述这一做法产生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后产生的影响。汉武帝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在长安兴办了哪一机构?
共享时间:2023-02-08 难度:5 相似度:0.75
104478.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二: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首先是利润最高的产业改革:铸钱、煮盐、冶铁等有关的制造业被国营化;其次是流通改革:统购统销,物价管制,两者相互配合;第三是税收改革:征收商人资产税,致使大批中等以上的商贾破产。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汉武帝变法》材料三:两汉地方官在江南地区推广先进的犁耕技术,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改变了江南的落后状况。汉末,中原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此时江南地区相对稳定。北人南渡,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且东吴政权采用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1)材料一所示图片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项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吴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2-08 难度:4 相似度:0.75
109841. (2021•理工大附中•九上期末) 某校九年级(4)班同学以“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力争上游的变法】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摘编自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原因,简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因时而异的政策】
材料二:父祖给武帝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是社会的繁庶下隐藏着许多问题,迫使武帝必须有所作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经济方面改革币制,下令禁止郡国和私人铸币,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盐铁收归政府管理,补充赋税不足……西汉在武帝的时候走向了盛世。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移风易俗的改革】
材料三: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共享时间:2021-02-25 难度:4 相似度:0.75
29663. (2023•远东二中•副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侯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材料二  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其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尤为明显。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在制度上“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上述制度变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四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西晋从此衰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晋统治十分短暂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管理主要围绕哪一矛盾而展开?
共享时间:2023-03-24 难度:5 相似度:0.7
30466.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文明”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智慧】
材料一 如图A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贡献。请你写出图A水利工程的名称。该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符合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
【制度创新】
材料二 如图B
德优题库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指的是谁?“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全国划分的若干行政区?图B反映“新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如图C
德优题库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材料三中“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目的是什么?
【传统医学】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载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医圣柯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4)材料四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5)综合上述材料,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5 相似度:0.7
104679. (2023•莲湖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 图1中,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填地名),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朝实行        (制度);图2 中,地处西部的        (填国名),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并于公元前        年完成统一大业。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2)材料二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材料三: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列举其为巩固统一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02-09 难度:5 相似度:0.7
108664. (2022•远东二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侯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材料二  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其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尤为明显。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在制度上“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上述制度变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四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西晋从此衰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晋统治十分短暂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管理主要围绕哪一矛盾而展开?
共享时间:2022-02-19 难度:5 相似度:0.7
108842. (2022•莲湖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侯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材料二  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其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尤为明显。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在制度上“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上述制度变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四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西晋从此衰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晋统治十分短暂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管理主要围绕哪一矛盾而展开?
共享时间:2022-02-20 难度:5 相似度:0.7
102635. (2017•蓝田县•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的古印德优题库      秦王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他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元世祖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元史?地理志》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秦王于       年统一全国,建立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在孙中山领导的       之后,结束了它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和元世祖这两位帝王加强统治的最主要措施。
②据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皇帝“独裁”所采取的措施。
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7-03-13 难度:5 相似度:0.67

bc@dyw.com

2022-12-1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3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