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8063. (2021•莲湖区•七上期中) 秦朝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以“大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商鞅能令政必行】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1)材料一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内容,并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秦王雄才国统一】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年?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秦统一中国有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揭竿而起秦覆亡】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1-11-30 难度:4
[考点]
商鞅变法,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
(1)思想:表明了商鞅变法、改革的思想。政治内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嬴政(或秦始皇);时间:公元前221年。关系: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历史事件: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暴政不得民心,终将亡国;改革应顺应时势。(任答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表明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嬴政(或秦始皇)。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秦统一中国的关系是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失道寡助,终将亡国。
故答案为:
1)思想:表明了商鞅变法、改革的思想,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2)嬴政(或秦始皇);时间:公元前221年。意义:秦的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历史事件: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启示:得道多助;暴政不得民心;改革应顺应时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1867. (2017•西电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3)如果秦国的一个百姓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即可)?商鞅变法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秦王是谁(答名字)?“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扫六合”的影响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7-11-18 难度:4 相似度:1.34
87417. (2023•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历代国君对人才都极为重视,包括秦始皇。秦国开放的招人用人政策也是值得赞赏的,重用本国之外的人才自秦穆公就开始了,以后的国君也将这一用人传统予以继承和发扬。不问出身,不管国籍使得关东诸国的人才流向了秦国。这些外来人才在秦国受到重用,也往往能竭尽所能的为秦国国君出谋划策。
——摘编自《国史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能够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如图
德优题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秦始皇采取的哪一措施?指出图二是秦朝创立的的哪一重要政治制度?
材料三: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都要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摘自《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的领导者和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4)请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4 相似度:1.34
87632. (2022•新城区•七上期中)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现统一】
材料一: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住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其战绩见下表。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秦军战绩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粟劲《秦律通论》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中所示的变法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巩固统一】
材料二:下面为秦朝十六斤铜权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德优题库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琅琊刻石》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三: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3)依据材料三,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维护统一】
材料四:20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祖国统一》一书正式出版。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编排,丰富翔实的史料,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该书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挚情怀,昭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规律和光明前景。
德优题库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共享时间:2022-11-17 难度:4 相似度:1.34
87751. (2022•莲湖区•七上期中) 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成为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某校同学以“秦的崛起之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变法图强】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主持变法的人是谁,简述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内容。该变法对秦国有何意义?
【施法有力】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一》(2)材料二反映出商君是怎样推行变法的?
【创制崛起】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李白《古风》(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扫六合”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并说明该事件的意义。该事件后,秦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其统治?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秦的崛起之路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4 相似度:1.34
87243.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约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一个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这一伟业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观察图A,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在中央,秦始皇在执政团体中设立“三公”: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掌管行政。太尉原称尉、国尉,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在地方,秦始皇意识到了分封制可能再次导致国家分裂,决定实行郡县制。
——摘编自王炜杰《论秦始皇之“大”》
①图B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公”分别掌管的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秦廷进行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②图C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廷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政策的推行有何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秦朝的兴衰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5 相似度:1.17
87462. (2023•西安三中•七上期中) 图文并茂的各类历史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不同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图文历史。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1人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称为什么?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死后即位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图2是哪个朝代的示意图,图片表明这一朝代维护统治的制度是什么?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二:出生于卫国,又称卫秧、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七上人教版历史课本(2)材料二中“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的措施是什么?变法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材料三: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3)材料三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材料二中的诸侯国和材料三中的朝代在统治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漫画中的历史】
材料四
德优题库
(4)材料四中的起义与秦的施政有什么关系?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11-13 难度:5 相似度:1.07
87792. (2022•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的统一是继商周时代“有着广大统治区域的统一王朝”之后,又经历了“充满了战乱和分裂”的东周时代,实现“重新统一”。当然,秦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已经与商周时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完全不同。秦帝国的建立,版图的规模,行政的力度,控制的效能和文化理念的同一,也与商周时代完全不同。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材料二:
德优题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废除六国经常使用的不同形态、重量的货币,铸造并发行了方孔铜钱,奠定了中国自秦至清延续两千一百多年方孔铜钱材质、形态的使用基础。
材料三: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了整个封建时代。该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郡县制的出现既有历史文化传承因素,也有经济发展的现实政治需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图片是秦朝统一铸造的货币,指出其名称。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2-11-10 难度:3 相似度:0.83
87415. (2023•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西周末至春秋早、中、晚期的铁制武器、工具和农具,证明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最终使春秋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青铜时代逐步过渡到铁器时代……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地开垦。同时,吴国邗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的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有什么发展?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君”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摘自《中国历史》(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2 相似度:0.83
86727.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商朝形势图中1处是        (地名)。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        处(填序号)。战国时期,       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生产,增强军力。
材料二:远在新石器时代,泌阳县已有人类居住。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由今泌阳县白云山经付庄、向河出境、境内长约30公里。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楚,楚溃败,死后,泌境属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争霸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2 相似度:0.83
86695. (2024•长安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秦朝形势图 秦始皇诏版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B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左图)。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摘编自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1)结合材料一,指出秦朝的都城名称。简述秦朝疆域范围。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秦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共享时间:2024-11-30 难度:3 相似度:0.83
86729.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秦朝虽二世而亡,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材料二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秦王”是指谁?根据材料分析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分别有什么作用?
(4)结合秦统一天下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3 相似度:0.83
87134. (2023•长安区•七上期中)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秦统一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德优题库
【拓展统一疆域】
材料一:及至(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境),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1)结合材料一,从东南西北方向,说明秦朝疆域大致范围。
【创新统一制度】
材料二:王(嬴政)曰:“去‘泰’,著(留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设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曰:“廷尉(李斯)议是(说的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推行统一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统一)之。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材料四:
德优题库
(3)结合材料三、四,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
共享时间:2023-11-24 难度:3 相似度:0.83
21925. (2017•爱知中学•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德优题库
(1)找出图1中代表秦国的字母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秦国变法的原因。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图2
(2)材料二所记述的“内立法度,务耕织”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其中“内立法度”的具体做法是在政治上       ; “外连横而斗诸侯”又说明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3)感受历史:假如你是秦国的一名士兵,你最有可能通过       (措施)改变命运;假如你是秦国的新兴地主阶级你最支持       (措施)。
(4)材料三中水利工程是       ;该工程造就的“天府之国”是指       
(5)综合上述材料中秦国的发展过程,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12-29 难度:3 相似度:0.83
88007. (2021•临潼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制度是秦代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起源于春秋时,秦、楚、晋等国初在边地设县,为具有军事性质之组织,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变为地方政权组织。秦统一后,在全国普遍实行。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组织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统一六国之年(公元前221年)便立即推行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一整套措施。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需要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俞伟超、高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历史功绩》材料三:秦朝建立后,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字上的统一对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能够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为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秦朝统治者进行的努力。
共享时间:2021-11-11 难度:3 相似度:0.83
23987. (2021•高新一中•七上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经济有何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出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这一变法运动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共享时间:2021-12-07 难度:4 相似度:0.66

kj@dyw.com

2021-11-30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