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不论苏联人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亦或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共产主义…反正杜鲁门总统及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美国及其盟友可藉以“遏制”来自苏联新的进攻。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
类别 | 1929—1930年 | 1930—1931年 |
烟煤业 | -12.3 | -19.1 |
金属矿业 | -6.6 | -18.3 |
制造业 | -7.2 | -11.3 |
年份 |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9年 |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 | 5403597 |
![]() |
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党员受教育程度显著改善,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达52.0%;党员队伍职业分布更加广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已达27.0%……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共发展党员473.9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占80.7%……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数量持续增加,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2.1%。 ——摘自党建平《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
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五大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大多未能摆脱始争终让的结局;在对外交涉时,很难摆脱内外双重困境,外部强敌入侵与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在外交活动情感上,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因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的外交策略等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五个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
msy@dyw.com
2017-06-08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