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8670. (2019•莲湖区•七下期中)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德优题库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B.       ;C.       
a.       ;b.       ;c.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共享时间:2019-05-14 难度:4
[考点]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澶渊之盟,历史文化常识,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他建立契丹政权,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宋真宗时(1004年),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打退辽军,辽朝退兵,史称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观察“辽、北宋,A是辽,B是北宋,C是西夏。
4)由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皆为其用,役中国人力,仿中国官署,读中国书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可知,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故答案为:
1)契丹族;辽朝撤兵。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A:辽; B:北宋; a.上京;bc.兴庆府。
4)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   澶渊之盟   历史文化常识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4350. (2019•西安三十中•七上一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材料二: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三: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
(3)“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共享时间:2019-10-16 难度:2 相似度:1.25
30399. (2023•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域松州……于是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者求婚……贞观十五年,皇帝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维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辽与北宋在战争结束后达成的“议和”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该议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西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13 难度:3 相似度:1.17
87371.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①       (城市);材料一图A中,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图B中③处是        (政权)。北宋与其订立盟约称为“       ”,此后很长时间,边疆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4 相似度:1
28101.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①       (城市);材料一图A中,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图B中③处是        (政权)。北宋与其订立盟约称为“       ”,此后很长时间,边疆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4 相似度:1
87520. (2023•长安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如图)。
德优题库?
在地方上,派文官担任如州,又在各州设通判。《宋史》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载决,与守臣(如州)通签书施行。”
——摘编自教材材料二:今世(朝廷)用人,大率(大部分)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北宋)蔡襄《国论要目》材料三:宋太宗继位后,向辽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澶州城下,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北宋朝廷欲迁都南逃。在寇准的劝阻下,宋真宗勉强到达澶州督战,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宋辽双方议和,史称“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为:宋每年送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澶渊之盟使宋辽之间出现了百余年和平局面。
——摘编自《宋史?寇准传》(1)结合材料一,说说北宋在地方设通判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宋朝长期坚持的政策是什么?
(3)澶渊之盟后,当时京城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结合材料三,说一说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什么愿望?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评价北宋初年政治改革的得失。
共享时间:2023-05-21 难度:4 相似度:1
31932.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唐宋时期是各民族接触频繁时期,有战有和,民族交融的速度不断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部十白识国中设用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从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一一摘自历史教材(七下)(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家”指哪两“家”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结合后两则材料,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两次议和的?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2 相似度:0.75
88935.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2)根据所学知识,图一中原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民族政策?图二的辽政权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图二,说说辽与北宋签订“誓书”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相似度:0.75
88934.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材料二人物的名字。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所处时期的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一人物将其所见所闻撰写成一部世界名著,请写出它的书名。
(4)材料二人物促进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并被该国家的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5)以上两位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相似度:0.75
88298. (2021•临潼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枢密院是北宋的最高军事机构,如表是北宋枢密院任职人员出身情况表(部分)
时期 武职出身(人) 文职出身(人)
宋真宗 10人 19人
宋仁宗 12人 65人
宋英宗 1人 11人
宋神宗 1人 23人
材料二:1141年,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奉表称臣於金,金册宋主为皇帝。宋每年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还出现了迟至三更的繁盛夜市,到五更“鬼市”(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表格,分析北宋实行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该和议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共享时间:2021-05-26 难度:3 相似度:0.58
101939. (2024•莲湖区•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乾隆六年,贵州苗疆叛乱,乾隆帝“复乘兵威搜剿附逆熟苗,分首恶、次恶、胁从三等,涉秋徂暑,先后埽荡,共毁除千有二百二十四寨,赦免三百八十有八寨,阵斩(斩杀)万有七千六百有奇……宥(赦免宽大)其半俘,诏尽豁(豁免)钱粮,永不征收……自是南夷遂不反”。
——《清史稿》(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        年,当时游牧于蒙古高原的        (民族),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该王朝十分被动;图B中所示的朝代与北方的辽国达成的盟约被称为“       ”。图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自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清朝对边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12 难度:3 相似度:0.58
22695.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德优题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宋朝时期建立了一些榷场。请解释榷场的合义。
材料二: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宋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时期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文士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存”。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将姓名封住糊起来,称为“糊名法”。
一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等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英宗时外贸收入年63 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请写出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五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社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物一,流通元阻,故蜀人便之。--《宋朝事实》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这种货币最早在四川流通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享时间:2018-06-19 难度:5 相似度:0.58
87199. (2024•新城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贞观三年,唐军进攻突厥,东突厥汗国被击灭。在其地设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部众,对所辖区域有一定的自治权,此外还册封爵位。贞观十年,突厥阿史那社尔率部内附,太宗以皇妹衡阳公主嫁之。太宗对内附的少数民族百姓也予以优待。此外还在突厥与唐交界处互市,同时设立了防御边疆的军镇屯戍。
——摘编自李志杰《从唐初对突厥的政策看唐太宗治理北疆的思想》
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宋朝虽然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元朝建立半个世纪后,蒙古人、其他外族人与汉人上层之间文化、社会关系方面的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许多汉人学习蒙古语、与蒙古人结婚,而许多蒙古人和其他外族人则与汉人意气相投……这种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是多民族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进步。
——摘编自史金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唐太宗处理与突厥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3 相似度:0.58
88164. (2022•蓝田县•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十分频繁,西夏向宋朝输出池盐、枸杞、大黄等物资,从宋朝输入粮食、茶叶、丝帛、百货等。这既满足了双边人民生产生活所需,也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其功不可没。
——摘编自王劲、段金生《宋、西夏以及大理诸政权开发西部的政策评述》材料三:元朝在藏族地区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藏族地区,佛教的势力特别大,元朝中央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主管佛教,并由这一机构统辖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由此,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1)材料一地图中的①处是唐朝设置的哪一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简述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专门的机构”指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共享时间:2022-05-18 难度:3 相似度:0.58
102577. (2018•尊德中学•一模) 德优题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中每个国家都使用宣传海报来号召公众的支持、征兵以展示敌方的罪恶行径。图1是一张奥地利明信片,上面有捍卫“祖国、家庭与未来”的典型士兵形象,孩童代表这国家的未来。图2的海报描绘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女性形象:玛丽安一一号召法国人“为国旗和胜利”购买战争公债。这些钱将给站在玛丽安身后的保卫法国的军人以支持。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分析材料一中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一一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发生后,对立的双方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全面和立体的厮杀,战争中出现了几十万人大交战的场面,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1915年4月,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1916年9月,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在海上,还出现了260多艘战舰混战的景象。 
(3)结合材料思考科技与战争的关系,你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18-03-08 难度:3 相似度:0.58
104405. (2017•焦岱中学•九上一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他的继承者遵从了这条训示,公元651年,哈里发的第一个使节在长安朝见了唐高宗,中国史官将此事件郑重地记载在皇朝的典籍里。从此,伊斯兰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并发展起来。
(1)阿拉伯使者到中国长安最有可能走哪条线路?此线段最早在中国哪个朝代开通?此线路的历史作用如何?
(2)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中心,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更是深远。日本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什么?改革后,日本实行的税收制度是什么?此次改革在政治上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共享时间:2017-10-13 难度:3 相似度:0.58

mz@dyw.com

2019-05-1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