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中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
歌曲名称 | 歌词节选 | 创作背景 |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作者目睹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年)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作者以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事迹为原型、以其誓词和军歌为素材、以其体现的民族大义为精魂创作。 |
![]() |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与城市化的影响》 |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中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
歌曲名称 | 歌词节选 | 创作背景 |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作者目睹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年)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作者以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事迹为原型、以其誓词和军歌为素材、以其体现的民族大义为精魂创作。 |
![]() |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与城市化的影响》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国别 | 强租租借地 | “势力范围” |
德国 | 胶州湾租借地 | 山东 |
沙俄 | 旅大租借地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法国 | 广州湾租借地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 长江流域 |
日本 | 福建 |
![]() |
![]() |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陈独秀曾说“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摘编自《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图B |
![]() 图C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绘画) |
![]()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
msy@dyw.com
2024-07-1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