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6124. (2024•高新一中•五模) 德优题库东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不同时期的东北折射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步多艰篇】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中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任意两个角度分析“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一说法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图局势的形成是以哪一事件为契机,并分析该事件的实质。
材料二:【爱国义举篇】
歌曲名称 歌词节选 创作背景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作者目睹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作者以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事迹为原型、以其誓词和军歌为素材、以其体现的民族大义为精魂创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励下,列举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实现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努力。请根据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归纳时代主题。
材料三:【蒸蒸日上篇】
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德优题库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与城市化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材料四:【崛起振兴篇】
德优题库
(4)依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国家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意义。
共享时间:2024-04-11 难度:3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答案]
(1)角度分析: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实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2)历史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努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代主题:抗日救国。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变化: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迁移;原因:工业分布极不平衡,旧中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4)趋势:缓慢发展。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
[解析]
(1)角度分析:依据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所以说“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实质: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2)历史影响: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西安事变和抗日民资统一战线等角度进行分析,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实现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努力有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代主题:根据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归纳的时代主题为抗日救国。
(3)特点: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变化:依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迁移;原因:结合所学可知,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工业分布极不平衡,旧中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4)趋势:依据图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的趋势是缓慢发展。战略意义: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国家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意义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
故答案为:
(1)角度分析: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实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2)历史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努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代主题:抗日救国。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变化: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迁移;原因:工业分布极不平衡,旧中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4)趋势:缓慢发展。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一五”计划、改革开放,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1029. (2024•高新一中•五模) 德优题库东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不同时期的东北折射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步多艰篇】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中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任意两个角度分析“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一说法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图局势的形成是以哪一事件为契机,并分析该事件的实质。
材料二:【爱国义举篇】
歌曲名称 歌词节选 创作背景
《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作者目睹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1935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作者以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的战斗事迹为原型、以其誓词和军歌为素材、以其体现的民族大义为精魂创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励下,列举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实现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努力。请根据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归纳时代主题。
材料三:【蒸蒸日上篇】
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德优题库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与城市化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材料四:【崛起振兴篇】
德优题库
(4)依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国家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意义。
共享时间:2024-07-15 难度:5 相似度:2
30799. (2017•西北大附中•八下期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逐渐强大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材料二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3)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4)据材料四,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7-05-28 难度:3 相似度:1.07
18607. (2020•交大附中•模拟) “武汉三镇”是指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座城镇的合称,位于中国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隔江鼎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1中A处通商口岸的开放有何影响?图2战役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哪次大型会战中?该会战对抗战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写出图中B处的企业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是哪项成就?
(3)2020年3月10日习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武汉人民具有光荣的历史,铸就了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城市品格,历史和精神是有着继承性的。”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对这段话加以说明。
共享时间:2020-07-13 难度:4 相似度:0.9
29987. (2023•西工大附中•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蒋廷敝编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1)材料一中图A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与图A条约相比,图B条约中日本在华获得的新权益是什么?图C条约哪一条款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列举一例洋务派为实现“自强”创办的企业名称。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从李鸿章到康有为对“学习西方”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25 难度:5 相似度:0.8
30566. (2022•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列举一位在“炮声”中英勇抗争的英雄人物。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
(2)依据图A,指出八国联军侵华的特点。图B、图C分别体现了《辛丑条约》哪一条款?此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反应?
(3)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不断抗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5 相似度:0.8
29793. (2022•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1)图A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图B“残迹”记录的侵华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C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2)材料二图片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烧死日本这匹野牛”的思想是什么?用抗战期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5-24 难度:5 相似度:0.8
26094. (2024•交大附中•一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侵略与沉沦】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图A中①处的通商口岸是        ,对比图A两幅形势图中通商口岸的分布,可看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
【压迫与觉醒】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2)请写出图B战争中的战役一例及对应的民族英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腾飞与桎梏】
材料三  下面是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观点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观点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3)请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选择材料三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说明。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感悟。
共享时间:2024-03-05 难度:2 相似度:0.8
18693. (2019•永春三中•模拟) 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 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带来的后果?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通商战争”,哪些条款体现了“通商”的企图?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签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材料二:

(2)材料二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陈天华的观点。
共享时间:2019-06-21 难度:4 相似度:0.8
29086. (2020•交大附中•五模) “武汉三镇”是指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座城镇的合称,位于中国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隔江鼎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1中A处通商口岸的开放有何影响?图2战役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哪次大型会战中?该会战对抗战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写出图中B处的企业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是哪项成就?
(3)2020年3月10日习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武汉人民具有光荣的历史,铸就了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城市品格,历史和精神是有着继承性的。”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对这段话加以说明。
共享时间:2020-04-24 难度:5 相似度:0.8
30909. (2024•交大附中•一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侵略与沉沦】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图A中①处的通商口岸是        ,对比图A两幅形势图中通商口岸的分布,可看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
【压迫与觉醒】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2)请写出图B战争中的战役一例及对应的民族英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腾飞与桎梏】
材料三  下面是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观点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观点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3)请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选择材料三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说明。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感悟。
共享时间:2024-02-28 难度:5 相似度:0.8
28893.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中) 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德优题库
图A《南京条约》 图B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材料一图A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图B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有什么变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还获得哪些权益,请举一例。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900年,西方列强怦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空前屈辱的条约……之后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图C 图D
(2)材料二图C局面的出现与哪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结合图C说一说此条约带来的影响。材料二图D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其中哪点内容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你对慈禧太后的言论有什么感想。
(3)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请你从侵略者和近代中国的两个角度谈谈带来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5 相似度:0.8
30275. (2023•西安九十九中•期末)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与兴衰。自1840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图一《南京条约》
德优题库
图二旅顺大屠杀
德优题库
图三《辛丑条约》
(1)图一是《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其性质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三《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为什么说“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综合上述材料,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与启示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4-03-13 难度:5 相似度:0.8
28627. (2019•师大附中•仿真) 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 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带来的后果?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通商战争”,哪些条款体现了“通商”的企图?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签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材料二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结合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陈天华的观点。
共享时间:2019-05-31 难度:5 相似度:0.8
22632. (2018•高新一中•八上期末) 近代以来,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志士仁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
[近代梦碎]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写出材料一中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进入了怎样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哪位民族英雄抗击日本侵略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这次战争大清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艰难追梦]
材料三:战争示意图
德优题库
(3)写出材料三图一战争的名称和图二战役的指挥者。结合所学分析图三战役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复兴织梦]
材料四:“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结合所学,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9-03-15 难度:5 相似度:0.73
29189.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政府为了维护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保持掠夺东方财富的通道畅通,公然派出侵略军先后进犯中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地区,并陈兵天津大沽口,威逼清政府妥协,最后在1842年闯进长江下游,从上海一直打到南京,迫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
材料二:1874年,日本出动军队进犯中国台湾,并于1879年吞并琉球,将其变为日本的冲绳县;1884年以后,日本为侵略中国和朝鲜开始进行海陆大扩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次战争的名称。同时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什么?日本挑起战端的结果如何?
(3)以上材料说明近代列强对外扩张的特点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2 相似度:0.7

dyls2019

2024-04-11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8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