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
[答案]
(1)长安;张骞;大都;843年。(2)特点:范围广泛,交往内容丰富;双向性交流;原因: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3)我们应该秉承交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态度来推动文明的交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做到文明互鉴等。
[解析]
(1)图A贸易路线的出发点①处是长安,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所示元朝交通中心②处是大都;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2)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范围广泛,与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根据“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的理由是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3)根据“我们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赓续传统友谊,密切人员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谈谈你对习总书记对国家间交流交往观点的认识。
故答案为:
(1)长安;张骞;大都;843年。
(2)特点:范围广泛,交往内容丰富;双向性交流;原因: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3)我们应该秉承交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态度来推动文明的交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做到文明互鉴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   ",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