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2877.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末)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帝,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至少一例)
(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18-08-29 难度:5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材料中有“开放、兼容并蓄”等词。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事例有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他们以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加上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注意要概括、全面。如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等。
故答案为:
(1)开放,兼容并蓄;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4)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属于"综合题",熟悉考点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635. (2023•爱知中学•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选自部编七下《中国历史》?
?(1)上图中元朝定都于①是        ?根据上图,总结元朝对外交通的特点有哪些?根据材料,概括宋元对外交往的积极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①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远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远行的意义。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②材料三反映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政策?清政府设立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结合所学,指出元到清对外政策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7-27 难度:5 相似度:1.6
28572. (2023•师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朝 设立市舶司;指南针外传;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明朝 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 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
(1)材料一图A①       (国家)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地,东汉时期,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        (国家)。图B中②处是玄奘西行的目的地        (国家),图C进军示意图,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汇的新时代。这场征伐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密切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24 难度:5 相似度:1.5
103186. (2024•西咸新区•七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熙四年,宋太宗派遣宦官8人,携带敕书和金、帛,分四路出使南海诸国,宣传宋朝发展海外贸易的政策,邀请南海国家来华贸易……宋代通过海上交通线,与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渤尼等几十个国家都建立了海上贸易关系,且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之多,都远远超过前代。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
德优题库 郑和下西洋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前奏,开启了东西方海洋交流的新阶段。郑和下西洋将东亚和南洋各个分离的地区连成了一片,为之后欧洲探险家的东方之行打开了广阔的海域。
——摘编自邹振怀《郑和下西洋与明人的海洋意识》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出海的水手、客商,须“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准带米一升,备余米一升,每船只准带铁锅一口,逾期不归,永远不许返回。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宋至清对外交往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4-07-15 难度:3 相似度:1.34
101793. (2024•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汉武帝派遣        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了图A线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根据图B人物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明初        (人物)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唐代以前,对外贸易的通道主要是陆路,“丝绸之路”就是这种陆路商道的代表,它的起点就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城市长安。从唐宋开始,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转向主要是海上商道了,中国的外贸主要地区已由北方转移到明州(宁波)、温州、广州等地。当时来中国进行商贸活动的外国人之多,创造了历史上的新纪录。
——摘编自张立英《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对外贸易通道变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交通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6-06 难度:3 相似度:1.34
30937.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1 难度:5 相似度:1.17
29260. (2023•理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革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交通路线的起点位于①       (填地点);图B中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位于②       (填地点),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沿岸;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2)材料二体现出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指出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对外政策的影响。
(3)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24 难度:4 相似度:1.17
103969. (2023•长安区•七下二月)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以前,东海丝绸之路就已把中国、朝鲜、日本这三个国家连接在一起。唐宋时期,多批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中国与朝鲜和日本的海上交通和朝贡贸易更加频繁,民间丝绸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陈炎《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二: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并且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当时西洋各国实力远逊明王朝,郑和船队将中国的优质丝绸、贵重货币和书籍文物赠送给西洋各国,各国也通过频繁的朝贡贸易获得极大的经济利益。当他们带着本国特色产品来到中国后,大部分交易,只有小部分作为贡品献给明朝皇帝,而这小部分贡品换来的往往是价值数倍的金银、丝绸等中国特产。
——摘自吕承朔《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材料四:当前,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运输“新动脉”作用。3月21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捐赠抗疫物资专列。此外,中国向意大利、伊朗、菲律宾、日本等国不仅捐赠抗疫物资,还派遣医疗专家,分享抗疫经验。中方表示愿意与各方加强抗疫国家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来华与鉴真东渡日本,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有所发展与什么制度有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依赖哪些技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郑和船队所载的物品在中外交往过程中有何作用?并说明郑和的远航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丝路精神?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为更好的推行“一带一路”,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共享时间:2023-06-22 难度:5 相似度:1.07
103967. (2023•长安区•七下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①处是        (地名)。唐太宗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时实行的是        的民族政策;《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中②处是        (地名),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的商船最远到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宋朝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对外交往给你带来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3-06-22 难度:5 相似度:1.07
30412. (2023•师大附中•九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都城是        ;其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图B中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红海沿岸;图C中的罗马帝国在        年建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个隋唐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史实。结合所学,分析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3)综合上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0 难度:5 相似度:1.07
26246.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2 难度:3 相似度:1.07
29045. (2019•高新三中•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千,夜食于此故也。”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材料四:郑和船队七下 西洋期间,“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仍在厉行,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掩盖在倭寇之乱中的真相是,倭寇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日本倭寇,但更大的一种倭寇是东南沿海商民。
(1)材料一图A描绘的是        (城市)的繁荣景象,图B所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称        ,图B 和图C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共同反映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唐来时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
②宋朝城市娱乐场所叫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的商业贸易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和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共享时间:2019-03-21 难度:5 相似度:0.96
29874. (2023•高新一中•八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汉武帝时期派        (人物)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图B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文献)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图C,至8世纪中期,       (国家)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材料二: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丝绸之路上,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据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丝绸之路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对外交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2 相似度:0.83
88934.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材料二人物的名字。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人物所处时期的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一人物将其所见所闻撰写成一部世界名著,请写出它的书名。
(4)材料二人物促进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并被该国家的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5)以上两位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相似度:0.83
89304. (2014•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九上期中) 地理大发现使分散的世界开始联为一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地球村”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之旅】
材料一: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带着船队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 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
--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
【资本积累】
材料二:古代史上,中国坚持和平外交,待人以礼,持之以义,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与中国外交传统不同,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外交,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实行武力外交外交,大搞殖民扩张。
(1)材料一中意大利人指谁?
(2)中国有一航海壮举比他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请问这个壮举是什么?
(3)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外交始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4-11-26 难度:2 相似度:0.83
88669. (2019•莲湖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年间以来,朝廷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
--摘自《旧唐书?舆服志》材料二: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乞巧、斗花草、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唱和,游春时甚至以红裙挂为“裙帷”,席地坐赏花宴饮。公孙大娘的剑器,雄健绝伦,一舞动四方;王大娘的顶竿,技术高超,其妙入神,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
--李斌城《盛唐社会风貌》材料三: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四: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分别概括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社会风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形成这样的社会风貌的原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9-05-14 难度:2 相似度:0.83

dyls2020

2018-08-2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305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